文/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多多少少都发出过,父母总是不理解我,父母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的无奈。

但就像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似的,等到我们做了父母,可能又会发现,我们的孩子也会抱怨我们不理解他们。这个时候,我们可能理解父母了,原来当年我们的每一顿打都挨的合情合理,因为现在我们的孩子做了同样的事情,我们也想揍一顿他们了事。

但揍孩子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曾是不被理解的受害者,那就不要让孩子成为另一个自己。

今天我们分享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的亲子家教经典书系,这套书是李子勋老师的四本家庭教育著作的再版,包含《早教的秘密》《读懂孩子》《唤醒天性》《家庭陪伴》。同时出版的还有李子勋老师的两本心灵成长书籍《流动的感觉》《困境中的自由》,这两本书侧重个人心灵成长。我一直认为,要教育孩子,家长首先需要成长,先育己再育儿,否则你看的那些育儿类的书籍都很难落到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子勋是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著名家庭治疗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心理月刊》《父母必读》等杂志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等节目的特邀心理专家,出版了多部畅销著作。李子勋老师已于2018年10月离开了我们,颉腾文化现在出版的这套书,更像是李子勋老师写给未来的家教书,帮助家长有效应对AI时代的育儿焦虑。

这篇文章我将分享《读懂孩子》一书,这本书作者从家庭治疗师的角度出发,分享30年的家庭治疗经验,总结出60个亲子痛点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家长来理解孩子,看懂孩子,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亲子关系更加的舒适和谐,促进孩子的成长,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观察的结果

你要问一个神兽的家长,她家孩子有什么优点,她未必能说出来,但要问孩子有什么缺点,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估计她能拉着你说两个小时都不重样的。

这些缺点左右不过是,早上不肯起床,要一遍一遍的叫。写作业的时候开小差,需要大人在旁边盯着。一有空就去玩手机,连吃饭都盯着手机看。让孩子看书如要了他的命,但自己喜欢的漫画却能够一看几个小时。考试总是很粗心,一遍一遍的强调还是记不住。

这些缺点真的是缺点吗?如果家长能够把自己代入,跟孩子互换一下角色,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也喜欢睡懒觉,没有小孩子不喜欢睡懒觉的。写作业多乏味呀,铅笔橡皮都比写作业好玩。

你还可以再试着把孩子的所谓的问题代入到大人的生活中。比如,上班不想起床,闹钟一遍一遍的叫,一直到不起就要迟到的时候,才起来。这不就跟孩子早上不肯起床一样的呀。再比如,大人上班的时候摸鱼,且美其名曰,上班摸鱼的快乐你是不懂的。这不就跟孩子写作业开小差一样呀。

再比如,你吃饭会看手机吗?你的手机里有多少电子榨菜呢?你看专业书昏昏欲睡,但追起网络小说来可以通宵达旦。

你看,换个观察的位置,换个角色,你就会发现,很多你嫌弃孩子的缺点,其实你自己也有同样的缺点。只是你是大人,没有人管你,同时你是成年人,你的负责任的超我允许你摸鱼,但不允许你一直摸鱼,哪怕你多么的不愿意,你还是要去工作,要学习,要照顾孩子等等。

所以,孩子的那些所谓的缺点,其实是父母观察出来的。父母很难用孩子的年龄去理解孩子的行为,这就导致大人会从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一言一行,要求孩子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可惜孩子没有成年人的心智水平,于是在大人看来,孩子身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大人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不要带着大人的眼镜去看孩子的言行,而是要站在孩子同龄人的心态去看孩子。因为成长时代不同,父母可能难得代入到小孩子的心态,那就不妨对孩子多一点信任,多一点放手,多一点好奇,表现的无知一点,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成长。

只要孩子在智力、心理、情绪、认知这几个方面符合正常的发展规律,其他的就随它去吧。在《读懂孩子》这本书中,李子勋老师给出了详细的儿童发展规律,你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来了解。

总的来说,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成长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是父母戴着成年人的眼镜观察出来,当父母换种观察的视角,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而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同时,父母不但要理解孩子,读懂孩子,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还要给孩子营造适合的成长环境。

2.父母是孩子的风水,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最好的状态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爱孩子。这样的家庭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家庭氛围轻松愉快,在这样友爱的家庭中,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首先父母要直接表达对孩子的爱、尊重和无条件接纳,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前提。

现在很多父母心里有个好孩子的模板,总觉得一个好孩子是应该这样的,应该那样的,所谓头胎照书养,同时也希望养出来的孩子也跟书本里的一样。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共性规律,但更多的是不同的个性特点。

所以,父母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不同,接纳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接纳孩子跟其他人的不同。如果孩子犯错误了,父母要明白,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他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没有经验,犯错也是他们成长的方式,父母可以引导,但不要打压。

接纳、尊重和爱,会帮助孩子打造心中的护城河,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看见,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个世界是充满友善的。这些都是孩子的心理能量。

其次,和谐的家庭关系,会是孩子向外发展的安全基地。

有的父母可能面对孩子的时候表现都很理性。但夫妻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则不那么和谐了。每年高考之后都是离婚的高发期,为了孩子貌合神离,维持家庭完整的父母选择在高考之后分道扬镳。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关系糟糕演技再好的父母,总会在孩子面前露馅,孩子可能也会加入到维持家庭表面和谐的阵营,同时也会引发孩子的一些症状。

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观念出发,一个家庭是一个系统,当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总会有个人站出来当“病人”,用自己的“病”来维持家庭的稳定。在家庭中,这个“病人”通常是幼小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权威,没办法反抗父母,但可以通过自身的“病”来吸引你父母的注意力,让关系糟糕的父母暂时放下分歧,一起来应对孩子的“病”,或者把孩子作为“索引病人”把家庭带到心理咨询师面前,来解决家庭中的其他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家庭系统本身是稳定的,是和谐的,是稳固的,孩子就能放心的向外发展,去完善自我,去学习,去社交,去成熟,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所以,一个家庭中,首先夫妻关系要和谐,父母之间如果出现问题,最好不要把孩子卷起来,并且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跟他没有关系,爸爸妈妈会努力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有的人会忌讳让孩子知道父母之间有冲突,但其实孩子很敏感。与其让孩子担心,用自己的症状来粘合父母关系,不如坦率的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父母都爱他,父母有冲突很正常,父母会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有时候,真诚才是必杀技。

总之,夫妻之间的问题夫妻去解决,不要把孩子卷进来。如果夫妻两个人搞不定,那就寻求外援,去专业人士帮忙。

毕竟,为了自己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既然愿意牺牲那么多,那就不妨再多牺牲一点,去解决跟伴侣之间的问题。这样哪怕夫妻分道扬镳了,孩子依然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为自己做出努力,孩子也就愿意努力的发展自己了。

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父母要给孩子爱、尊重和接纳,同时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孩子心理韧性的必要条件。

总结

对任何家庭来说,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最好同时还能够成才,拥有好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等等。但这一切都需要能够理解孩子,正确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陪伴孩子共同走过关键的成长期。

在《读懂孩子》这本书中,李子勋老师从系统家庭治疗师的视角剖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64个痛点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策略。特别是最后的读心术技巧,站在咨询师的角度,带领父母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给父母专业和外部的视角去理解孩子,帮助父母更新观念做精进的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爱读书爱学习的全职妈妈,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处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