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跟着他们尽速离开,不要回头,母亲稍后会来找你的。”贺兰氏把乔装打扮好的拓跋珪推到帐外。

夜色深沉,草原的营帐浸润在黑暗中,跟着部下急速奔行了好一阵儿后,拓跋珪回身遥望离开时的方向,心里不断祈祷母亲一定要平安,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回来救她,

代国灭亡后,拓跋珪便一直和母亲颠沛流离,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原以为在亲戚刘库仁的照顾下,自己能够顺利成长,等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君主时再复兴代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北魏地图

但刘库仁的突然离世,却让他不得不再次走上逃亡,投靠亲眷的路,而这一次,他活命的机会是靠母亲换来的。

作为后来成立北魏的第一任君王,拓跋珪的成长并不如其他朝代的继承人那样顺风顺水,在他未确立自己的霸权前,他的生活可以说得上是卧薪尝胆

一、代国灭亡,家园分崩离析

公元376年,前秦皇帝苻坚在先后将前燕、前凉、前仇池国一一攻灭后,对位于北方的代国也发起了进攻。

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独孤部以及南部的刘库仁联合反抗防守也未能挡住苻坚军队的猛烈攻势。

战争期间,拓跋什翼犍不幸患病,无法再亲自率兵出征,不敌之下,他只能带着麾下军队往阴山撤离。外有强敌虎视眈眈,拓跋部的内部也发生了内乱。

高车组趁拓跋什翼犍自顾不暇,趁乱宣布独立,拓跋部顿时陷入腹背受敌,内忧外患的境地。

图|拓跋什翼犍图

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拓跋什翼犍想要尽快立下继承人,他原本属意拓跋寔继任国君,但拓跋寔英年早逝,只留下拓跋珪作为遗腹子。

当拓跋什翼犍决定立拓跋珪为世孙时,拓跋什翼犍膝下的其他几个皇子都极为不满。

为了争夺皇位,他们自相残杀,拓跋寔君在堂弟拓跋斤的挑拨下发动政变,不但发兵残害了自己的其他兄弟,甚至连父亲拓跋什翼犍也惨死他手。

前秦皇帝苻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他虽率军四处征战,但却从不会对手下败将赶尽杀绝。

当听到拓跋寔君做下弑兄杀父,此等大逆不道,丧尽天良的事情后,他再次出兵攻向代国都城云中。

苻坚是当时出了名的军事天才,不论是他做将军时,还是成为皇帝后,他参加的战役少有不取胜的。

拓跋什翼犍这样的老君王都不是他的对手,更别说初出茅庐的拓跋寔君和拓跋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苻坚图

攻入云中城后,苻坚将拓跋寔君和拓跋斤轻松斩杀于剑下。拓跋珪虽是拓跋什翼犍属意的继承人,但其过于年幼,根本无力对苻坚进行任何反击,代国自此灭亡。

代国覆灭,代表着苻坚统一了北方。

他将原本的代国一分为二,东边的区域交给刘库仁管理,他是拓跋什翼犍的外甥,同时也是独孤部的首领;西边的区域则是交给了刘卫辰。

对于年仅六岁的拓跋珪来说,代国灭亡意味着自己和母亲不但没了家,还成了前秦人手里待宰的羔羊。

因为身份原因,拓跋珪的留去成了众人争议的问题。苻坚在听取朝中各大臣的意见后,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家乡长大,不再强行要求他迁往前秦的都城长安。

刘库仁感念从前老代王拓跋什翼犍对自己的照顾和重用,收留了拓跋珪及其母亲贺兰氏,并把他们奉为座上宾照顾十余年。

苻坚虽将他封为了北方的首领之一,但刘库仁却从没一天放弃过辅佐拓跋珪复兴代国的念头。

图|刘库仁图

跟随他的部下并不看好拓跋珪这个年幼的孩子,刘库仁却不管这些,他总是说:“兴复洪业,光扬祖宗者,必此主也。”

在他看来,唯有拓跋珪能够带领族人光复代国从前的基业。在照顾拓跋珪的十余年里,他总是不留余力地给这个小主子最好的教导。

同时,他也不忘厉兵秣马,只等时机成熟之日,就帮着拓跋珪一起发兵攻打西边的刘卫辰,重新一统代国。

但意外却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刘库仁还未能实现自己的忠君之心,便战死在了战场上。他虽嘱咐过儿子刘显一定要辅佐拓跋珪,但刘显却不这么想,既然他已经成为部族的首领,又凭什么要居于人下。

父亲刘库仁这十多年来也为拓跋珪筹谋了不少势力,对于一心想自己做大的刘显来说,拓跋珪及其母亲贺兰氏的存在是一种潜在威胁。

为不动声色地解决拓跋珪这个麻烦,刘显联合部下,打算趁夜对拓跋珪动手。

图|刘显图

只是他没料到,自己的亲信和梁眷和弟弟刘亢埿会把他的暗杀计划悄悄告知拓跋珪,还帮助他一起逃跑。

等刘显提着刀潜伏进入拓跋珪的营帐里时,拓跋珪已经没了影,只剩下打扮得美艳动人的贺兰氏。

她是草原上出了名的美人,年轻时迷倒万千草原勇士,后成为拓跋寔的夫人后也有不少人为她所倾倒。

刘显也没能抵得住这美人计,在贺兰氏刻意地迎合下,刘显很快就被灌醉了。贺兰氏为儿子拓跋珪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时间。

在夜色和属下的掩护下,拓跋珪很快就逃到了贺兰部。

他出逃的消息很快传遍草原,拓跋什翼犍原来的部下们听说后,也纷纷带着自己的人马赶往贺兰部效忠于他。

刘显知道后,勃然大怒,打算斩杀贺兰氏泄愤。刘亢埿的妻子是拓跋什翼犍的女儿,也是拓跋珪的姑姑,两人听到消息后就打算将贺兰氏救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拓跋什翼犍图

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把贺兰氏藏在神车里,这是鲜卑族所侍奉的神的座驾,神圣不可亵渎,哪怕刘显再生气,也不能侵犯神的尊严,更不敢将人从神车里抓出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贺兰氏在刘家夫妇的帮助下逃脱了一劫,逃到贺兰部的拓跋珪也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征程。

贺讷是贺兰部的首领,也是贺兰氏的哥哥。和一心效忠拓跋珪的刘库仁不同,他和拓跋珪见面后,并没有表示自己的态度。

他希望拓跋珪先立誓,如果以后成就了大业,必须感念他的辅佐之功。

“诚如舅言,要不忘也。”这是史料中所记载的,拓跋珪的回答。

有了拓跋珪的承诺,贺讷想办法,动用一切手段将贺兰氏给救了回来。

虽然贺讷和拓跋珪达成同一想法,但并不是所有贺兰部的人都愿意支持拓跋珪。贺染干便是其中一员,他担心拓跋珪若是有朝一日复国成功,会对他们这些旧臣过河拆桥。

图|拓跋珪图

他有了和刘显一样的想法,打算趁夜带人包围拓跋珪的营帐,然后将其刺杀。

为了保护儿子,贺兰氏不惧一众带着武器的士兵,指着贺染干的鼻子大骂道:“汝等欲何置我,而杀吾子乎!”贺染干听了后,不禁惭愧离去。

公元386年,拓跋珪年满16岁,他在牛川举办了一次部落大会,宣布代国复国,并自立为代王。

牛川(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南)是当年他爷爷拓跋什翼犍打过仗的地方,选择在这里宣布复国,有着特别的寓意。

三月后,在臣子崔宏的建议下,拓跋珪将新代国改国号为魏,也就是后来历史上风云一时的北魏。

图|天下局势图

二、16岁开国,拓跋珪短暂的一生

拓跋珪16岁开国,这不论放在中国哪个朝代都是极为少见的。拓跋珪在贺兰部的支持下复国,但这一路中充满了不易与艰辛。

北魏初建时,拓跋珪的治国经验更多停留于书面,他更多的是照搬祖制。

祖宗留下的东西有瑰宝,但也有许多的糟粕陋习。拓跋珪最初的照搬照用,让他吃了不少亏,但他不是个愚蠢的君主,发现问题知道及时改正。

在燕凤、许谦、张衮等众多汉臣的建议下,拓跋珪接连进行了多次汉制改革。

图|拓跋珪图

年少称王,拓跋珪吃尽了苦头才取得了一番成就,也许是曾经灭国的记忆太过深刻。他登基后,在治国方面可谓是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北魏在他带领下也越来越强大。

忙碌多年,事业走上了正轨,拓跋珪有了闲暇的时间开始思考个人问题。他想到了多年前自己在贺兰部看到的美人。

那时,他背负着国仇家恨的少年,每一天都在为了复国而努力,哪怕遇上了喜欢的姑娘也只能深藏在心底。

但现在他什么都有了,心里还想着当年那个姑娘,就想着把她纳做小妾。拓跋珪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原以为能得到母亲的支持,却不想母亲不但不理解,反而问他是不是患上了失心疯。

“本王就是想要她。”拓跋珪对着贺兰氏说道,“不论她什么身份,本王都要定这个女人了!”

贺兰氏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无力劝说道:

  • “我知她长得貌美,但总归来说她也是你的小姨,你强行把她纳妾,把她的丈夫又置于何地?”

贺兰氏苦心孤诣的劝说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拓跋珪还是不顾一切地将贺兰氏的妹妹贺夫人纳做了小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贺兰氏

贺兰氏知道后训斥了拓跋珪一顿,但他已经宠幸了贺夫人,她说再多也是于事无补,只能接受了这个结果。贺夫人入宫后,得到了拓跋珪的专宠,没多久有了身孕。

公元394年,贺夫人为拓跋珪诞下一个儿子,取名拓跋绍。这个儿子自幼天性残暴,长大后不但没有变好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

据相关史料记载,拓跋绍在一次外出的过程中,曾遇到了一个孕妇,他好奇孕妇肚中的孩子是男是女,便让人将孕妇抓住,生剖了孕妇的肚子。

拓跋珪知道后,愤怒不已,为对他进行惩罚,便让人捆了拓跋绍,将他倒挂在井中,直到他快不行了才重新拉回地面。

经此一事后,拓跋绍恨上了这个父亲。

北魏实行子承父位的皇位继承制,为防止外戚祸乱朝纲的事情发生拓跋珪效仿汉武帝施行“子贵母死”的残忍制度。拓跋嗣被封太子后,拓跋珪赐死了他的母亲刘贵人。

图|北魏王朝

拓跋嗣悲伤不已,拓跋珪却告诉他,自己这是在为他好。拓跋嗣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的死让他沉浸悲伤数日,难以自拔。

拓跋珪认为他的行为实在优柔寡断,对自己这个儿子起了杀心。

拓跋嗣的部下为保住他的性命,不禁联合起来护着拓跋嗣逃出了宫廷。太子逃跑,拓跋珪只得另立拓跋绍为太子。“子贵母死”的制度落到了贺夫人的身上,但她不想象刘贵人那样死去。

拓跋珪把她抓起来后,她趁拓跋珪不注意,让人悄悄给拓跋绍送去求救信。拓跋绍生性残暴,但对母亲也是孝顺的。

接到母亲的求救信后,他找来自己的部下。一番部署后,他趁夜带人闯进宫中,将父亲拓跋珪砍死了在了寝殿中。

公元406年,拓跋珪死于亲自拓跋绍之手,享年39岁。如他的祖父拓跋什翼犍那样,他也死于儿子发起的宫变。

图|拓跋绍图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拓跋绍冲动之下发起了宫变,但没有给自己准备后路。

拓跋嗣在他杀死拓跋珪后,带人重返了宫廷,并以弑父的名义将拓跋绍诛杀,然后登基称帝,史称北魏明元帝。

结语:

拓跋嗣是“子贵母死”制度的受害者,但他登基后却没有取缔这项制度,反而任其延续了下去。

这导致北魏后宫中出现了“孕子变色”的现象,和后世妃子想要拼命怀上皇帝孩子不同,北魏后妃都惧于有孕,皇室一度出现了生育率低下的局面。

直到宣武帝时期,这项制度才被打破。但也就在这一时期,拓跋珪曾担心的外戚祸乱事件出现,北魏王朝遭到了灭顶之灾。

参考文献:

《魏书》

《资治通鉴》

《拓跋史探》

《魏晋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