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灭商,说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成果,归根到底都是自身强大、自我建设的成果,而斗争只是达成这一目的的若干种手段中的一种,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关键在于不要被斗争型思维左右了自己的大脑。

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和他王妃的头颅被周人斩下,象征商朝的白色王旗徐徐坠地,取而代之的是象征周朝火德的红旗。华夏历史上第三个有史记载的王朝,周朝就此诞生。

而在周朝建立的第二年,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就病故了。当时他的儿子周成王年纪太小,所以由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代为执掌国政,这么一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公旦就成不是天子的天子。【曹操在《短歌行》里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周公自比,出处就在这里】

而武王在世的最后一年里,他为周王朝做了最后一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大事——分封。周王朝能前后延续了800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当初武王的这一波操作。

站在周武王姬发的视角,我们来观察一下当时的基本面:首先商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人家内部,并不是因为周真的已经强到可以压过商。经过战争,周的家底虽然比过去更厚实了,但也并不足以一家单挑全天下的诸侯;

其次在战争爆发之前,为了备战,周方国打周文王姬昌开始,执行的就是战时经济体制政策,如今战争结束了,必须要让运行机制转轨,由从动变成从静;

最后经过战争,国家一下子多出了一大批有功之臣,一帮王族的叔伯大爷、兄弟姊妹们也都跟着抖起来了,这些人如今远比商朝的遗老遗少要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个问题,哪一个不解决好,用不了几年,下一个被砍下脑袋的就该是那时的周天子了。最终,武王姬发为周王朝设计了一套非常精巧的国家体制。

这里再说句题外话:我们在历史教科书里一提中国古代,总是说那是封建社会,其实真要严格说起来,中国历史上真正可考的封建王朝,只有周这一朝。所谓封建,也就是封土建国——说白了就是国君给你分封土地,然后你在上面建立国家,相当于总公司授权你去组建分公司。而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周王朝也就不复存在,中国随之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当然也就不再存在封土建国这一说了。你要说这是王权社会倒还算沾边,可是封建二字是完全谈不上了。

回过头说武王姬发。他非常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权力运行的核心,首要之处不在于个体的才智、忠诚度或者是否廉洁,而在于作为整体,权力体制的结构是否平衡。

按照这个思路,来解决眼下的问题,周武王首先将自己身边闹哄哄的人大致分成了四类:

1.各大古老部族:譬如尧舜部族的后人,夏朝大禹的后人还有商朝的遗老遗少,虽然早就是过气了,可是舆论上的影响力还在,而且因为他们身上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所以在利益相关者看来,他们身上还具那么点象征性的味道,如果这些人得不到好的归宿,会让很多人心里不安;

2.周王室内部的成员,特别是王族的旁支子弟:这个很容易理解,在家国一体的家族企业模式下,他们既是周天子最可依赖的力量,但同时也是最可以理直气壮怼天子的一帮人——当然有理没理就另说了;

3.功臣:历朝历代,如何面对开国勋贵,都是大boss们最头痛的事,处理不好,要么自己被骄兵悍将们架空,要么则可能落个兔死狗烹、忘恩负义的糟糕名声。

4.之前就存在的古老方国: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地头蛇,比如在四川的古蜀国,在江淮一代的楚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然后周武王拿出地图来:首先,我的还是我的——崤山以西,原周方国的疆域不能动;其次,纣王的一部分也是我,在原来商王朝的土地上,建立第二首都洛邑(河南洛阳);再其次,不要急,大伙都有得分。

具体来说:1.崤山以西的关中盆地,自古就是形胜之地,既有易守难攻的地理屏障,又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所以作为核心资产,自然要掌握在周天子的总公司手里;

2.受限于青铜时代的技术条件,当时的行政机构很难直接管控距离自己比较远的分公司,这也就是所谓的山高皇帝远。但是完全依赖间接管理肯定也不行,于是就在洛邑(洛阳)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主要职能就是监督崤山以东的各个诸侯国(分公司)。

3.周武王对诸侯的分封,首先,从利益和资源层面,实现了各方的平衡。周武王一下子分封了几十个诸侯国,更夸张的说法是分封了八百个。总之是看着似乎过分大方了,很多人甚至认为周王朝的灭亡,正是始于当初的武王的大方,但是别忘了,当时中国宜居的土地一共就那么多,诸侯国多了,每一个所占的土地自然就不会多,很多诸侯国放在现在也就一个县那么大,这么小的分公司,对于周天子的总公司,自然构不成威胁,更不会有多少议价权。

此外,地少国家多,彼此间的矛盾自然也就多,那周天子自然就是理所应当的仲裁者。而诸侯国接受仲裁,也就等于承认了周天子的地位。

而对于在老少边穷地区建国的诸侯国来说,他们要想真正建国,光凭一纸诏书是不够的,必须和当地的蛮夷部族真刀真枪的去打,而这更离不开总公司的支持。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所谓权力:剥离掉各种光彩照人的头衔,本质上无非两条,其一是掌控资源,其二是可以对矛盾进行有效的仲裁。推而广之,如果要在分权的体制下,保持体制内部的平衡,首先领导者自己必须要有资源上的优势,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自己的公平和中立,一旦这个原则被打破,也就意味着你对矛盾的仲裁将是无法让人信服的,那你的权力自然就要相应的被削弱,更糟糕的是,权力体系的平衡,也将因此被打破。

而对各个诸侯国的行政级别,周王室将其划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级别。这其中爵位最高的是公国。周朝开国的公国一共封了五个:舜帝后裔分封到了陈国、夏朝大禹部族后裔为杞国、商朝贵族为宋国,剩下两个虞国和虢国,分别是周王室旁系血脉的后裔。这些部族历史悠久,舆论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封他们为公国,很容易服众。但是这些封国基本都属于位高权不重——听着挺吓人,但除了宋国以外,其他的都只有一个县那么大。

而自侯爵往下,周王室基本都是按照功劳的大小和血缘的远近来分封的,这样同样可以服众,同时避免了出现位高权重的大诸侯国。说白了,基本原则还是那俩字——“平衡”

这里再插一句。按史书记载,当时接受分封的,还有许多更为显赫的家族,像神农氏的后裔被分封到了焦【河南陕县】、黄帝的后裔封到了祝【济南附近】、尧帝的后裔被封到了蓟【北京大兴】,这种分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在政治上团结尽可能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