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拾盐士》综合

蚂蚁集团巨额处罚靴子落地后,股价不降反升。

7月10日,阿里巴巴早盘高开超5%,现报87.800港元/股,上涨4.15%,最新市值18147亿港元。

据证监会官网消息,近期针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并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

蚂蚁集团发布公告回应称,自2020年以来,蚂蚁集团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推进各项整改,目前已完成相关整改事项。蚂蚁集团收到金融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此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并将进一步夯实合规治理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蚂蚁启动至多431亿回购,较C轮估值打6折

7月9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SW收到其持有33%股权的非并表关联方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蚂蚁集团”)的通知,蚂蚁集团将召开股东大会,以批准(除其他事项外)蚂蚁集团向其全体股东回购不超过7.6%股份的议案。拟议股份回购价格代表蚂蚁集团估值金额约为5671亿元人民币(约784.8亿美元)。

根据回购方案,蚂蚁集团本次回购的价格对应公司估值约为5671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C轮融资估值(约9600亿元)下降约40%。不过在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估值较低的情况下,业内认为这一变化符合市场预期。

另外,据了解,此次回购的股份将转入蚂蚁集团公司员工激励计划。阿里巴巴集团正在考虑是否参与拟议的股份回购。

同时,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承诺和信心,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东已自愿放弃参与回购。而此前蚂蚁集团两次分红,君瀚和君澳自然人股东也自愿承诺将相应分红留存在君瀚和君澳层面,用以增强其财务实力和对公司的资本补充能力,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蚂蚁长期发展的信心。

针对股东参与回购事项,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回购君澳、君瀚的自然人股东不参与这一点值得注意。君澳、君瀚的自然人股东,其实就是蚂蚁的创始团队和核心高管,他们不参与回购,不减持,这首先反映了他们对蚂蚁的长期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回购事项之前,蚂蚁集团刚完成整改。据了解,2020年底,按计划本应即将上市的蚂蚁集团被突然叫停,2020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被约谈后的蚂蚁集团此前便进入了漫长的整改。

一直到今年7月7日,根据证监会官网消息,针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

蚂蚁集团发布公告回应称,自2020年以来,蚂蚁集团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推进各项整改,目前已完成相关整改事项。蚂蚁集团收到金融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此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并将进一步夯实合规治理水平。

三次约谈,改头换面?

2023年7月7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宣布,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这是中国金融监管和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早在2021年4月12日,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就曾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代表四部门就约谈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潘功胜表示,“蚂蚁集团整改工作启动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就整改措施与蚂蚁集团进行了深入沟通,并督促蚂蚁集团形成了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

整改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2021年11月,蚂蚁集团宣布了“借呗”的品牌隔离,由蚂蚁消金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借呗”品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显著标识出金融机构信息,与借呗品牌相区隔。

11月下旬,“花呗”也通过微博发布品牌隔离的声明,同样也将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做出区隔,显示为“信用购”,而“花呗”则完全归属于蚂蚁消金,并且专注于中小额,额度在1万元以内。

2022年1月28日,上线三年的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正式关停。当年4月,支付宝又与网商银行切割。据中信证券测算,蚂蚁集团管理资产规模在过去一年下滑超过18%。

同时,阿里巴巴和蚂蚁在集团层面开始切割。2022年7月,阿里在财报中披露,来自蚂蚁集团管理层的井贤栋、倪行军、曾松柏等人也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阿里与蚂蚁的内部直接转岗渠道已取消,人员流动要走正常的离职程序;此外,阿里巴巴宣布与蚂蚁集团的数据共享协议正式终止。2022年6月,蚂蚁集团新增了杨小蕾、史美伦两名独立董事,股东代表董事从3位减少到2位。

另外,据2023年1月消息,作为蚂蚁集团整改的重要环节,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的增资扩股方案历时一年尘埃落定。

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了《重庆银保监局关于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

批复称,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将注册资本由8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85亿元人民币。同时该批复还表示,同意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蚂蚁消金。在新增的股东中,将位列蚂蚁消金第二大股东的杭金数科,有杭州本地的国资背景。此后,马云的股票权从53%下降至6%不再拥有蚂蚁集团的实际掌控权,蚂蚁集团也不再有实控人。

过去三年,蚂蚁集团三次被约谈、暂缓上市,经历了一场彻底“改头换脸”的整改,此蚂蚁已非彼蚂蚁。

IPO被迫中断后迎来曙光?

蚂蚁集团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旗下拥有支付宝、余额宝、花呗、借呗等业务。据了解,支付宝拥有超过10亿年活跃用户和8000万合作商户,在中国占据了55.4%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余额宝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着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花呗和借呗是中国最大的消费信贷平台,累计服务了超过5亿用户。

2020年8月25日晚间,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与港交所同时递交上市招股文件。

同年10月27日,蚂蚁集团公告显示,在经过综合考虑发行人基本面、市场情况、同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协商确定本次A股发行价格为 68.80 元/股、H股为80.00港元/股(约人民币68.85元/股),两地总计募资总额出超过345亿美元(约2400亿元人民币),总市值高达2.1万亿元,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IPO项目。

但让人猝不及防的是,就在蚂蚁集团IPO在临门一脚之际,被按下了暂停键。

11月2日晚,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当天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公告称,近日,你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被相关部门联合约谈,你公司还通报了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变化情况。该重大事件可能导致你公司无法达到上市或信息披露要求,故决定暂停蚂蚁集团上市。

随后,蚂蚁集团也发布了暂停h股上市的公告,并表示:“我公司将尽快公布有关暂停H股上市及退回已申请股份的进一步细节。”

针对暂停上市,蚂蚁集团发表《致投资者》一文,表示对给投资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公司将根据两地交易所相关规则妥善处理后续工作。“我们将与上交所和监管部门就下一步上市事宜保持密切沟通,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不过,针对此次被罚的消息,资本市场已经在炒作蚂蚁走出困境即将上市的预期了。7月7月,阿里巴巴港股(09988.HK)逆势收涨3.44%报84.3港元/股,盘中涨幅一度接近6%。截止7月7日阿里美股收盘价为90.61%,涨幅达到8.07%。

他们炒作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利空出尽,就是利好,接下来蚂蚁这艘巨舰会开得更稳更远。但蚂蚁的投资人显然没有那么乐观。

有市场人士分析,一方面,近几年阿里、腾讯等同类可比上市公司的股价降幅较大,可参考标的的估值水平下降;另一方面,蚂蚁集团经过两年多的整改,其金融属性逐步增强,应更大程度按照金融机构定位进行估值。

专家称蚂蚁短期内重启上市可能性小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这意味着对于蚂蚁集团来说,随着集中整改结束,可预期性提高,不可预期性降低,未来如何开展业务有了更清晰的规范。

“进入常态化监管之后,蚂蚁集团申请征信公司的牌照,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的牌照,进程可能会加快。”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董希淼表示,随着集中整顿结束,蚂蚁集团整体业务将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是主管部门对蚂蚁集团整改的要求之一。整改前,通过持股、收购,蚂蚁集团囊括了多个金融牌照,如网商银行持有银行牌照、天弘基金和蚂蚁基金销售公司持有基金牌照;众安保险、国泰产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上海蚂蚁韵保保险代理、蚂蚁保保险代理则持有保险方面的牌照;支付宝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借呗和花呗持有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牌照。此外,2019年蚂蚁集团还获得了香港的虚拟银行牌照;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可参与个人投资者基金投顾业务服务试点。

“蚂蚁持有多张金融牌照,而金融公司的监管目前由人民银行转向了金融监管总局,总局对蚂蚁这种特殊的金控公司如何进行监管?目前还不清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称,但可以预见,蚂蚁集团已实质具备金融控股公司设立情形,此时靴子落地,可以预见,随着集中整顿结束,相关牌照的审批申请速度或将加快步伐。

但对于蚂蚁集团的上市来说,王蓬博认为,整改完成后的蚂蚁集团,按照新的监管要求,重新确定业务方向,需要时间去验证业务模式。另外,今年初,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马云不再是实际控制人。根据目前A股上市要求,主板上市公司实控人在IPO前三年内不得有变更,科创板要求为两年,港股对此要求期限为一年。因此短期内,蚂蚁集团重启上市的可能性比较小。

董希淼也认为,不论是被罚款,还是实控人变更,都在客观上限制了蚂蚁集团上市的进程。“至少2—3年内上市的可能性比较小。”

(拾盐士综合自:环球老虎财经、首席商业评论、南方日报、财通社、财经五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