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H1受体药,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也有效。目前一共有三代。
第一代❓
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等。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中枢神经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嗜睡和乏力、头晕、口干等,因此,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从事开车、高空作业、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好处就是便宜。
异丙嗪可致 2 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 2 岁以下儿童禁用,2 岁及 2 岁以上儿童慎用。
第二代❓
常用的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镇静作用小、几乎无抗胆碱作用的特点。对于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应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
同时因第二代抗组胺药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服用次数,用药剂量相对较小,故提高了患儿用药依从性,这些优势使其逐渐成为儿童用药的首选,其中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儿童应用中具有更多的安全性数据。
但近年来部分药物发现可能会引起心脏毒性,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等,对于老年人来说,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时一定要注意。
第三代❓
如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秦、非索非那定等。副作用更少、更轻,与红霉素、酮康唑等合用也不会产生心脏毒性。
实际上,即使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半衰期更长、副作用更少,第一代抗组胺药相较于第二代仍有优势之处。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具有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人中枢神经细胞与组胺受体结合的能力,因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因此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可以看看很多复方感冒药,都有里面都有马来酸氯苯那敏。
第二代抗组胺药尽管具有非嗜睡、非镇静的优点,但因其无抗胆碱的作用,故不能镇咳。
最后❗还有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制剂(如地塞米松、强的松龙、氢化可的松等)、环磷酰胺、巯唑嘌呤等,一般不长期使用,主要用于严重的、急性全身性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和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