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2名怀揣着航天科技梦想的大学生,从学校走入到了工厂,正式成为了“学徒”,当记者走访时,他们正在认真聆听来自企业“大国工匠”教授的发动机实践教学。这批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学生,也是该校第二批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发动机维修人员“现代学徒制班”成员。

专业体系建设

覆盖航空产业主要领域

19年前的航空学院,还是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规模最小的学院,最初只有空中乘务专业。随着航空制造业和民航行业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航空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引领,立足校企合作优势和良好的就业质量口碑,不断加强专业的特色化和集群化建设,先后增设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近年来,还新增了飞行器制造工程、无人机应用技术、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等市场新兴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航空学院以九大专业覆盖航空产业各主要领域,凭借良好的专业质量建设和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航空学院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80%,学生就业单位包含国企、央企等大型航空公司。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人才学历的高要求,航空学院选择考研的人数逐年递增,报考人数、上线人数及录取人数比都是全校第一。

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航空学院还将深入航空设计领域,建立更加庞大完善的航空专业集群。

优质“双师”型师资阵容

全方位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现代学徒制班”,学生们将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逐渐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而“企业导师制”,其实早已成为学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航空学院师资构成主打“双师”特色,由行业著名资深专家领军,理论教师多来自名牌大学且具有行业工作经历,包括飞行器设计、研发、制造,不少老师曾获得过省部级荣誉;实践教师则具有长期一线制造维护飞机的从业经验和资质,并参与过大型飞机维修及飞机制造等项目。在特色“双师”之外,学院还有一批从共建企业特聘的“蓝天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专家顾问指导。

在优质“双师”型教师的引领下,航空学院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扎实,科研竞赛成绩也十分优异,先后在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竞赛中获得省赛金奖,第十七届四川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作品被四川省科技厅选为科技周作品展,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更是达到十余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打通学业-就业全通道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现代学徒制”,其实是一种立足校企合作和校企生态建设的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此次“学徒制”人才选拔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和企业选拔,最终选拔32名学生前往校企合作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他们将领略到来自企业“大国工匠”教授的发动机实践教学,将课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为将来成为航空强国的中坚力量打下扎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航空学院副院长刘波介绍,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将人才培养延伸到企业一线,围绕新一代航空航天紧缺技术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除校企合作外,航空学院还积极建立校校合作:与韩国仁荷工业专门大学(与大韩航空同一财团)开展合作,定制大韩班。目前,已有150余人赴韩留学,部分优秀同学被大韩航空聘用。与美国Everett公共学院合作,选派学生赴美学习两年考取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全球通用的飞机维修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在学院精心教育和培养下,一大批航空人才茁壮成长。从航空学院走出去的学生已有三千多人,遍及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机场以及航空制造维修领域的各类企业。据统计,仅在国航、东航、海航、川航、成航等工作的学生就超过千人,部分学生已走上管理岗位。

成立于2004年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航空学院,以“培养一专多能航空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植入航企元素,19年来为国际国内民航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技术服务型和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国内外航空企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成为中国航空学会、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会员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学生们也纷纷向社会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即将举行的202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火炬手之一毕楠,就毕业于航空学院,还有5名在校学生被选中成为大运会工作人员,参与这一重要盛会。此外,川航3U8633航班英雄机组乘务长和2名乘务员毕业于航空学院;毕业学生在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中占比八分之一,其中中层干部以上15人,工程师多达20余人;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达到十余项……

处处是优秀的航空学院学子,处处有航空学院的发展身影。实力雄厚,产教融合,成果显著,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航空学院将持续打造西南一流民航基础教育品牌。(文/冯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