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是有记忆的。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说:唯有气味弥亘。

味觉的确是一个有趣的记忆,如果说回忆是一座城,那么味道就是护城河,承载着你对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和念想。

回忆一旦触发,味觉的盛宴即在每人心中按不同的方式上菜。

威海,一座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山在城中,城在海中”的独特地理环境,像一幅妙然天成的山水画,山海为画布、四季为画笔,历史为色盘、人文为精神,描绘出一座精致幸福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海的味道

威海得名于海、扬名于海,海是威海的魂。

威海的海岸线,既有千年的海浪冲刷出斑驳的礁石,又有沧海桑田后留下银白细腻的沙滩,无人小岛上星辰大海,春暖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千公里的黄金海岸线蜿蜒而去,抬眼便是无人打扰的沙滩,宽阔湛蓝的海面,卷起洁白绵软的浪花,浮动着明灭的光,仿佛繁星跃入了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可以随意地走走,海会在某个拐弯的路口忽然出现,一下撞入眼帘;你可以行驶海上公路,窗外便是一片无垠海,仿佛飞驰在大海的臂弯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是威海的魂,山,则是威海的神韵。

登上赤山之巅,感受山海仙境的静谧,沐浴海风,静静聆听天籁之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雨后的槎山,看风云变幻的云雾奇观,云雾缭绕一瞬间,只愿上山“做神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具有“北方小三峡”之称的下石硼村,看“一条玉带穿青山”的绮丽景致,在盘旋的盘山公路上,体验巴音布鲁克独库公路的惊险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如诗、山如画,山海相连的大气风光,让威海的味道别具一格,一种山海相连、海纳百川的豁达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

富足的味道

樱桃红了、桑葚紫了、杏子黄了,春天的威海处处透露着富足的味道,甜透人心的无花果也即将从枝头跳到你的舌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崖西镇晶莹剔透的葡萄,伟德山下夏庄镇红彤彤的大苹果,金黄肥胖的乳山大姜,以及个大饱满的花生、地瓜、芋头……到了秋季,丰收的大地让人念念不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加诱人的,还有海上的丰收。威海拥有1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1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20万亩,产量超过17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威海作为“中国海鲜之都”,盛产刺参、牡蛎、海带、鱿鱼、鲍鱼、贝类、对虾及各种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乎每一个威海人,都是“行走的海鲜百科”,各色的带鱼、鲅鱼、对虾、梭子蟹、青蟹……只有你叫不上名的,没有他们煮不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拖上人字鞋,迎着微咸的海风,挑上一家海鲜大排档,尝尝肥腴硕大的乳山生蚝,肉质鲜嫩的黄花鱼,Q弹嫩滑的皮皮虾……一口啤酒,一口海鲜,真的很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勤劳智慧的威海人,一年四季奋战在蔚蓝色的大海上,乡间海边大片晾晒的海带是收获与辛苦交织的咸味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足的味道,是甜蜜,是满足,是辛苦劳作之后收获的累累硕果,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之歌,正在威海大地激荡响起。

历史的味道

威海,古称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这座胶东小城,有着沉痛的历史记忆。

作为清末北洋海军诞生地,甲午海战国殇地,和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ー”,威海,经历民族惨痛的历史,也见证过北洋海军抗争的不屈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租威海卫32年,伴月湾、刘公岛等地的老洋房见证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战期间,14万华工远赴欧洲,运送弹药、粮草、清理战场,一战华工纪念馆以一座巨大的“十”字造型,致敬先烈,缅怀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现代以来的艰苦奋斗与英勇奋战,也深深镌刻进威海的城市年轮。

在文登,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创建了胶东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后来发展成中国人民解放军27、41、31、32四个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乳山,马石山十勇士舍身救出几千百姓,300多名胶东乳娘用乳汁和生命保护了1223名革命后代,用大爱书写人间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荣成,“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忠贞报国、以身许国,在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威海走出了300多位共和国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这些荡气回肠的历史和故事,书写着威海的铮铮铁骨。

文化的味道

文化是一座城的灵魂。

古时,羲仲宾日于旸谷,齐国封神于朝儛,莱国筑城于不夜,2000多年前,秦皇汉武东巡拜日,为这座后起的海滨小城打下古老的文化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新罗人张保皋在荣成赤山建法华院,日僧圆仁三赴赤山,留下“一寺连三国”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元时期王重阳在昆嵛山创立道教全真派,明代设卫屯兵,形成“一营三卫”的城市雏形。

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今天的威海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文化之地。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开放的文化广场,交织营造的文化气质,让人们在家门口就与诗和远方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过小巷、走过街道,在灯光明亮、书香氤氲的“城市书房”,一桌一椅、一卷书、一支笔,读书成了威海人最惬意的休闲方式,越来越丰富的阅读资源,让更多的威海人在不经意间,一翻开书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捧一本书、握一杯茶,在城市繁华里静享慢时光,感悟文化独有的魅力。

奋斗的味道

地处齐鲁之邦,面朝浩阔海洋,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自然禀赋,让威海人形成了淳朴热情、开放包容、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个创业故事,在威海这片土地上“接力”上演:曾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最美中国人”吕明玉又奔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清华大学博士李久太和他的小伙伴们“落户”文登“小山村”,建起设计谷、漫画村,从上海回乡寻根的马徐文将海草房打造出新的旅游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威海为人们筑梦他乡,成为追寻诗与远方的理想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奋斗的滋味是复杂的,它凝聚着幸福,凝聚着毅力,是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味道。

威海味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许需要你安排一趟威海之旅,在千里山海的无限浪漫间,邂逅和品味……(融媒钟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