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各省市捷报频出。分数在600+、700+的学霸频频登上热搜榜,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分享。

在众多分享中,山东聊城崔同学父亲的一番话引发热议。

他说:“孩子平常比较贪玩,很多家长会看成缺点,我们从小把这看成优点。”

此言一出,引发网友激烈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把关注点放在了“贪玩”二字上,却忽略了这位父亲为孩子在家里建了一个图书馆。

看似放手,实则背后隐藏着更智慧的教育方式。

揠苗助长,反而将孩子推向深渊

在如今这个教育内卷严重的社会,小崔父亲的做法显然与鸡娃大军格格不入。

要知道,很多人为了孩子能有好未来,可谓煞费苦心。

有人不惜高价买又破又旧的学区房;有人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未来,辞职伴读;更有人不惜一年花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钱,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由于过度追求高分,从而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的也比比皆是。

前段时间,一位高中男孩从5楼一跃而下,摔成粉碎性骨折,引起高位截瘫。虽然孩子的命保住了,但这一生他都没办法再站起来。

当医生问起孩子:“你有什么想不开的要跳楼呢?”

男孩流着泪,怯弱地说:“我学习不好,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我太累了,想离开这个世界!”

听完孩子的话,医生沉默了。

而这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是个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一个未成年孩子因为学习不堪重负,选择轻生的新闻。

还记得上海那个14岁的阿花,留下3页纸道的遗书之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文字句句扎心,模糊了无数人的双眼,孩子得多绝望才能这么决绝地写下“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父母盼着孩子出息没有错,但焦虑和攀比式教育,只会揠苗助长。给孩子过度的压力,反而将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推向对立面。“完美主义”教育出的孩子反而是残缺的。

要求孩子时,先要求自己

与其在孩子身上下功夫,不如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女没有要求父母富可敌国,而父母却要求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很多父母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寄希望于孩子身上。用一句所谓的“都是为了你好”进行道德绑架。

殊不知,先有优秀的父母才有优秀的孩子。

董卿曾在节目中分享:“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求知探索的摇篮。

大多数学霸的背后,都少不了优秀而自律的父母。

北大心理学博士奕戈曾在社交平台分享过自己的经历,讲述自己上初中时是网瘾少年,成绩很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根本学不进去。

面对这种情况,父亲并未责备他。

反而是父亲先戒掉了自己的手机,奕戈写作业时,父亲就坐在房间里看书,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了让奕戈弯道超车,父亲利用闲暇时间自学教育知识,与孩子一起分享。日常也是全心陪伴,帮奕戈疏导学业上的困惑和压力。

在父亲自我成长式的陪伴下,奕戈不仅戒掉了游戏,学业也开始步入正轨。而且,还在高考时逆袭考上了北大。

俞敏洪曾说:

“如果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只有好的原件,才能复印出好的复印件。”

有人将父母划分为三个等级: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榜样。

要求孩子的同时,首先要审视自己,要求自己。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也不是无端指责和谩骂,而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适度放手,给孩子成长空间

有句话说:“中国式父母,最终都活成了儿女的手下败将。”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但是爱过了头,不懂得放手,未必是好事。

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时刻都在插手孩子的人生,恨不得将孩子的一切都攥在手里。

从小时候的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再到中学时期的文理分科,成年后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和什么人交往……都事无巨细的为孩子操心。

用所谓的“人生经验”,为孩子铺平一条光明大道。

看似是让孩子少走弯路,但实际是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最终未能如愿,反而加深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曾听同事这样怼他父亲:“如果你说的都对,那你怎么没有过得更好,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乍一听,感觉有点叛逆,但仔细一想却很有道理。

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在自己所接触的圈子范围内,孩子未必比父母懂得少。

与其包揽孩子的一切,不如学会适当放手。

关于这一点,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就做得很好。

他的孩子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句话说的就是梁启超的9个儿女。

梁启超通晓哲学、史学、文学及图书馆学,他本可以通过自己深厚的知识底蕴教育孩子,但却不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始终以父亲的胸襟来保护孩子的天性。

子女求学期间,他不过多干涉,而是遵从孩子们自己的意愿,根据兴趣选择专业。

也是因为他的深明大义,才有了后来的九子皆才俊,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出卓越成绩。

诗人纪伯伦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总是习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

山东聊城小崔同学父亲的教育观,本质不是让孩子玩,而是给予成长空间,充分尊重孩子。

顺着爱好培养,喜欢读书,那就给他打造一个图书馆,给足氛围,让小崔充分感受知识的熏陶。喜欢运动,那就鼓励,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对于紧张的高中学习而言,这些浪费时间的事情,看似与功课无关,但却是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认知,反而是在更好地学习。

前北大校长蒋梦麟就说过:“让孩子学会玩,才是最好的教育。”

会玩的孩子才会学,在枯燥的学习中,很容易头晕脑胀,要是一直保持紧绷的状态,反而会产生厌学情绪。

苦闷时,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适当调节,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看课外书可以培养专注力,也能让孩子在书籍中获得现实无法体验的东西。

运动可以促进脑细胞活跃,张弛有度的学习方式,能够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保持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他们适度的成长空间,从而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天然动机”。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这份苦心很能理解。

但我们更应该把眼光放长远,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高分和名校上。教育不应该是单一的目标追求,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培养过程。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放下功利心,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而充满爱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