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崇德科技是一家从事轴承设计、研发和生产销售的企业,去年9月在深交所创业板过会,5月底,崇德科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如果证监会批准注册,崇德科技将很快登陆创业板。崇德科技能否顺利上市呢?《奕泽财经》将一上、下两篇对崇德科技的股权变更、供应商进行研究和分析。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摘自唐代崔郊《赠去婢》

引言

2022年,我国GDP总量为121万亿。其中,国有企业2022年营收为83万亿元,占比66%。而如此庞大的产值和占比,又集中在有限的行业,如烟草、能源、钢铁、建筑、铁路、通信等,这就导致国企在这些行业拥有极大的市场权和话语权。而要进入国企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就不得不与国企打交道,不得不与国企做生意。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如何与国企打交道呢?

《奕泽财经》认为,IPO状态已经刚刚变更为“提交注册”的崇德科技,可以作为一个与国企“打交道”的样本,窥斑见豹,由此探讨在中国营商环境下与国企交往之道。

一、一众国企子弟

轴承,被誉为机械装备“心脏”,能够反映一国科技、制造和工业能力。特别是核能、风能、船舶大型装备以及极端工况,更需要高端轴承。崇德科技其动压油膜滑动轴承能在高温、高速、恶劣环境、极端重载等应用领域长期运行,对提升我国核电技术装备、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重型燃机及“乙烯三机”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率、自主化率,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核电、风机、船舶、火车等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国企一家独大。即,崇德科技必须要与国有企业“做生意”和“打交道”。

在我国能源装备、动力装备制造领域,湖南省省管国有企业湘电集团拥有重要地位。湘电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中央电工器材厂, “一五”期间被列入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是我国电工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国务院确立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企业,被誉为“我国民族工业的脊梁”。湘电集团现主要从事军工产业、风力发电、车船动力产业的相关业务。2022年,湘电集团将主业分离为湘电股份,并在上交所上市,成为湖南湘潭第一家上市企业。

崇德科技以及其直接持有63.69%股份的周少华,正是从湘电集团开始“发家”的。

《招股书》显示,生于1962年的周少华,毕业后即进入湘电。在20岁到33岁之间,一直身处湘电“羽翼”之下,先后担任技术员、进出口公司员工以及集团香港办事处经理。

《奕泽财经》猜测,恰恰是从事“进出口”工作,让周少华接触到轴承领域国外的顶级和一线厂商,同时,借助自身在湘电集团的地位,为早期的崇德科技找到了出路——从事国外轴承的内销。即,获得头部国外公司产品的代理权,销售给国有企业。

具体来说,就是将滚动轴承专业技术企业SKF的产品卖给湘电集团。与国外企业建立有稳定联系,身处和熟络大型国企内部关系和流程,这样的生意,“手到擒来”且“一本万利”。

《奕泽财经》从崇德科技崇德科技《招股书》看到,时至今日,“滚动轴承相关产品”占到了崇德科技收入的27%,在2020年和2021年,占到了35%和34%。而该项业务,就是从事SKF滚动轴承的经销。也就是会说,经销国外企业的滚动轴承,占到了公司业务的三分之一强。

《奕泽财经》从崇德科技崇德科技《招股书》看到,时至今日,湘电集团是崇德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占营业收入17%,报告期内,始终也是第一大客户。除过湘电集团,崇德科技前五大客户,也主要是国有企业,包括中国中车、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来自国企的营收,占到了四分之一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1 崇德科技收入构成

显而易见,崇德科技“发家”和“主要”业务之一——购买业内头部企业的产品,然后销售给国内的国有企业,赚取差价。这一业务,为崇德科技以及周少华积累了“第一桶金”,同时,“赚钱效应”也“虹吸”了国企人才。

《奕泽财经》发现,崇德科技的股东、高管以及技术人才中,不乏“湘电子弟”。

周少华自不必说,从技术员做起,到独揽进出口业务的“大员”,在湘电呆了十多年;现任崇德科技董事长、63.69%股份实控人。

邓群。1970 年生人。1990 年至2015 年任职湘电。最高任职湘电股份电气传动事业部部长。现任崇德科技董事、副总经理。

黄颖。1961 年生人。1982 年至 1997 年任湘潭电机集团副总会计师等,现任崇德科技监事。

张力。1968 年生,1989 年至 2013 年任湘电集团有限公司车辆事业部部长等;2006 年至 2012 年任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长沙水泵厂属于湘电集团参股公司。现任崇德科技监事。

龙畅。1991 年至 1999 年任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会计;现任崇德科技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及副总经理。

罗碧。1992 年至 1999 年于湘潭电机厂电炉厂任职,现任崇德科技副总经理。

《奕泽财经》粗略统计,在崇德科技董监高层面,均有“湘电子弟”身影,并且多在2000年前后从湘电集团离职,随即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崇德有限。

在《奕泽财经》看来,崇德科技和周少华的“发家”,是充分利用了“技术差”和“制度差”,深知国内外滚动轴承技术差距,熟络国有企业运作制度,“左牵羊,右擒苍”,建立起国内滚动轴承经销和生产事业,顺带还挖了一把“国有企业”人才墙角。

二、攻克关键人物

在知乎,有一个帖子问道——如何获得国有企业的订单?

高赞的回答是——攻克关键部门中的关键人物。

崇德科技也是这样做的——崇德科技“攻克”的关键人物就是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陈能。

《奕泽财经》从裁判文书网获得信息,在2018年,原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能,因涉嫌犯受贿罪、行贿罪被查处。

判决书显示,周某3原系湘潭电机厂职工,辞职后相继成立了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湘潭崇德科技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崇德工业传动服务有限公司等;张某5亦在2014年从湘电集团辞职并担任崇德公司总经理。两人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为了感谢陈能在货款支付等方面为崇德科技提供帮助,先后累计以拜年名义送给陈能现金人民币7万元以及现金美元1.5万元。

从判决书不难推断,文书中所提及的“周某3”,大概率是崇德科技董事长周少华;文书中所提及的“张某5”,大概率是崇德科技现任监事张力。因为履历、时间,均与《招股书》中所披露信息,严丝合缝。

崇德科技仅仅攻克了湘电集团党委副书记陈能吗?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甄拔因涉嫌受贿罪被逮铺,此时,马甄拔退休已经7年之久;同年, 退休已经三个月的湘电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建雄落马; 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李晖,同样被查。 湘电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罗和平曾公开表示,湘电集团曾经是腐败的重灾区,2016年省纪委查处了原董事长、原总经理在内的五位集团高管、二位子公司主要负责人。

《奕泽财经》发现,湘电集团“窝案”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罪名集中,多是贪污案;二是时间集中,多发生在2005年到2015年前后,此期间,湘电集团营收从17.8亿元增长至95亿元;三是任职时间长,如马甄拔在湘电呆了半个世纪,周建雄主政湘电10余年。

而在湘电集团发生集中贪腐的时期内,崇德科技与湘电集团存在诸多“交易”。

在此期间,预料湘电集团始终是崇德科技的大客户以及主要客户;

在此期间,湘电集团将所持崇德有限13.64%股权转让给周少华,作价3004.74 万元。时间是2017年,马甄拔被查处的次年;

在此期间,似有多位与湘电高管同姓人士进入崇德科技;

有理由怀疑——在湘电集团发展最快的那几年,也是贪污案发生最多的那几年,崇德科技与湘电集团同频共振、你来我往。

在一个国企垄断的行业,仅仅攻克了湘电集团,够吗?

当然不够。

《奕泽财经》从崇德科技的《招股书》以及《问询函回复》中,发现了不少崇德科技与其他国有企业的“勾连”。

例如,现任崇德科技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的龙畅,其胞弟曾经担任特变电工云集电气有限公司的董事,特变电工曾经事输送电设备的国有企业;

例如,直接持有崇德科技15.58%股份的自然人股东吴星明,其子女的父亲邓恩宏,曾经担任贵州电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还例如,公司独立董事李荻辉曾在开元发展(湖南)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开元发展是国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2 崇德科技关联关系

简言之,崇德科技要与国有企业长期保持生意关系,其采取了“拜年”、联姻、交叉任职等方式,攻克了国有企业的关键人物,进而获得种种好处,包括但是不限于订单、快速回款、股权受让。

三、审时全身而退

与国有企业做生意,虽一本万利,但是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其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国有企业受到监督、监察,以及发展放缓的时候,与国有企业关系密切的民营公司,会受到牵连和拖累。

此时,最好的策略就是——审时度势,逐渐“出清”国企。

《奕泽财经》观察到,2016年,湘电集团贪污窝案被查,湘电集团原董事长、原总经理以及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先后落马。次年,湘电集团即出让了崇德科技13.64%的股权,交易价格为 3004.74 万元。

两件事情发生一前一后,不超过一年。

根据崇德科技的回复,湘电集团是基于回笼资金和专注主业才考虑转让股权的。此理由未免牵强。一家上市公司会需要回笼资金?滚动轴承是风电设备的重要零部件,湘电集团的主业难道不是风电装备制造?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在贪腐案中,崇德科技涉案其中,关系复杂,为了避免湘电集团重蹈覆辙以及强化国企公司治理,才将崇德科技股权出清?

《奕泽财经》还观察到,在2021年,崇德科技将其旗下香港子公司FAME GLORY ENTERPRISESLIMITED(崇德企业有限公司)予以注销,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在注销之前,该香港子公司主要从事SKF滚动轴承的经销业务。《招股书》表示,其与崇德科技子公司崇德传动存在同业竞争,故予以注销。但是,在周少华离开湘电集团之前的最高职位就是湘电集团香港办事处经理,该公司势必与湘电集团存在各类交易,一旦注销,与湘电集团的各类或明或暗交易,无从核查。

《奕泽财经》亦观察到,湘电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周建雄贪腐案中,贪污资产为房地产企业 “建鸿达集团”负责人刘平健向周建雄赠送的两套别墅,其中一套作为周建雄儿子的婚房使用。而周建雄给刘平健的好处是——在长沙水泵厂搬迁发展土地出让金,返还给“建鸿达集团”,导致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而此期间,长沙水泵厂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则是张力。2016年,周建雄被查。但是,2014年,张力进入崇德科技担任总经理。张力,可谓“高顶出逃”。

在《奕泽财经》看来,当湘电集团“有问题”的时候,崇德科技迅速与其撇清了关系,是智慧的,也是幸运的。

在崇德科技申请IPO开始,甚至加速了这一“撇清”的速度。

《奕泽财经》观察到,在报告期内,崇德科技对湘电集团销售额逐年下降,2020年对湘电集团销售占比19.77%,2021年销售占比16.91%,2022年销售占比17.54%,与此同时,崇德科技新增的客户,均从2020年开始合作。

——崇德科技似乎有意减少对湘电集团的依赖,而推动客户分布“多元化”。

发端于湘电集团,然后逐渐远离湘电集团,非忘恩负义和胡乱作为,乃现实逼迫和审时度势。

四、总结

“代理人风险”是国有企业的天然风险。

即,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其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可能并不一致。为了自身短期利益,损害股东利益以及国有资产,出现如“贪腐”“管理层收购”“利益交换”等现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后果。而在国企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中,民营企业也会受到“代理人风险”的波及,甚至影响民营企业前进和发展。

就崇德科技而言,其与国有企业的长期、深度、复杂勾连,在《奕泽财经》看来,对其未来会产生如下两大影响——

其一,对其未来业绩稳定产生影响。过于依赖湘电集团等国有企业,一旦国有企业出现改制、转型、技术更迭,崇德科技的业绩或大受影响。

其二,对其公司治理完善产生影响。与国有企业交往甚密,包括人才交往、资金往来、业务交往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运作,甚至将公司推向“违法违规”领地。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其中,有出人头地的方法,也有功成名就的必然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