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5名游客的失联潜水器“泰坦”号被最终确认内爆,探索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之旅也成为了新的悲剧。但是美国海岸警卫队持续几天的搜救却给出了很多矛盾的说法,几名富翁乘客的身份与泰坦尼克号若隐若现的联系又增添了几分诡异,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关注这艘失联深潜器的朋友们都知道,这艘探索纽芬兰湾泰坦尼克号沉船遗址的深潜器18日出发后失联,之后的几天美国和加拿大海岸警卫队一直在附近搜救,虽然说听到了“每隔30分钟的撞击声”疑似是求救信号,但是在这么大范围的海域搜索也如同大海捞针。媒体对潜水器能够供氧时间倒计时的持续报道让人非常揪心,很多潜水专家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比如出现故障、被沉船残骸困在水下等危机,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到百年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灾难,期待能有奇迹发生。

然而美国海岸警卫队22日给出的结论就是没有奇迹,5人全部遇难。事故结果也是让人非常震惊地“灾难性内爆”,也就是说刚刚下沉到海底深处就直接爆炸了,唯一可能让人感到欣慰的就是内爆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遇难者不像之前人们猜测的那样死于绝望的窒息。

但是细细想来就会发现整个事件透露着莫名的诡异,首先今天美媒披露的一个独家消息是,海岸警卫队的人称潜水器失联之后很快就在附近检测到了疑似内爆的声音,而并不是之前所传的“撞击求救信号”,这和之前的搜救报道十分矛盾。另外,这个潜水器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乘客只能挤在舱内的狭小空间内,被网友形容如同活棺材一样。这家经营公司也称之前经过了各种专业检验以证明其安全性,但是下潜之后直接内爆也让人很意外,几位乘客亿万富翁的身份甚至被怀疑是不是陷入了什么财产纠纷的阴谋论。

不过根据科学来判断,这个内爆的事故很可能就是这家公司过于托大忽视安全的结果。因为海域十分复杂,海底探险实际上是充满了危险的,即使之前说“撞击求救信号”也有可能只是一些其他物件发出的声响,很难确定来源。平时一般的潜艇也就在水下500米左右运行,但是当超过1000米的时候就会承载巨大的海水压力,泰坦号已经下潜到了接近4000米的深度,可以说每深一点,危险都是指数性上升的,即使没有发生惨烈的内爆,在这么深的海底出现故障也是很难被定位的,因为海底深处没有通讯信号。最重要的是,这款潜水器从设计之初就很简陋,甚至没有紧急状态下上浮到海面以上的任何安全措施,更别提一些潜水专业细节上的粗制滥造了。所以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仅仅因出现小故障而且被及时发现,救援队如何在深海打捞上来同样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咱们中国的“蛟龙”号深潜器,“蛟龙”号历时十余年,从100米、500米到1000、3000、5000,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反复实验走过来的,到了2012年我国踩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潜技术的国家。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后来才有了创下了万米深潜记录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奋斗者”号。

虽说这种小型民用潜水器和我们承担科研任务的深潜器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两者的材料、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泰坦号的安全保障工作是非常粗糙的,尽管泰坦号的经营公司将其描述为具有“无与伦比的安全功能”,不过事实却并非这样。该公司前总监早在 2015 年开发时就指出泰坦号的潜在安全问题,他警告到泰坦号5英寸厚的碳纤维船体缺乏测试,他还指出潜水器是在1300米深度的压力下建造的,但公司却想把乘客带到4000米深,但是后来他被解雇了。更别提往年一些诸如电池、通讯等小毛病层出不穷,虽然是有惊无险,不过人们常说大事故都是小事故一点一点积累而成。每一次的深潜对潜水器外壳的损伤又都是致命的,积少成多让本来就有隐患的船体直接爆炸,酿成了如今的惨剧。如今美媒称很多之前和该潜水器有联系的大公司和科研机构,比如波音、华盛顿大学等纷纷与之割席,声称泰坦号广告中有这些大公司背书的消息“不准确”,可见该潜水器的安全性远没有它宣扬的那样可靠。

深潜不是这些富翁们想象的轻松愉快海洋探险传奇故事,而是必须小心谨慎行事的危险活动。《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得知这个惨剧的时候也感慨,当年泰坦尼克号撞冰山的悲剧和泰坦号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几乎一样,因为泰坦尼克号出发前被警告有冰山,泰坦号也被一些专业人士说安全性不稳定。但是悲剧往往就是来得这么意外,既没有电影里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出现奇迹,百年之前的泰坦尼克灾难本可避免,百年之后新增的5名遇难者同样如此,令人无比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