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与中国联合研制的远程宽体大飞机CR929项目要黄了?CR929项目不可能会黄掉,正在有条不紊地研制中,倒是不排除俄罗斯退出CR929项目的可能性,因为俄罗斯人觉得在民航大客机的技术方面对于中国越来越没有技术优势了,中国在主导这个项目,他们在这个项目中没多少可干的了,贡献越来越小,将来,项目成功了,商业化了,俄罗斯担心未来分到的利益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

飞机的研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工业能力,中国立国以来从未放松对飞机研制的探索和追求,经过几代人的上下而求索和艰苦卓绝的付出,在军用飞机领域,不仅研制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三代半的歼10战斗机、歼16战斗机、运20大型运输机,还研制出领先世界的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在军用战机方面,中国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法国,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集团。

中国正在努力追赶的领域是民航客机,特别是远程宽体大客机。运10大型民航客机已经研制成功了,多次试飞,共飞行107架次/155小时,最远航程3600千米,最大速度930千米/小时,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高飞行11000米,各项飞行试验证明运-10飞机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国内航线的飞行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运10大型民航客机于1985年下马了。

但中国从未放弃研制民航客机的追求和雄心壮志,21世纪重启民航客机的研制,这一次,我们更加务实,两条腿走路:自主研制158-168座中短程窄体大飞机C919;与俄罗斯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大飞机CR929,标准三舱280座。

实施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主体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在上海成立,2009年1月6日,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150座级大型客机机型代号COMAC919,简称C919;2017年5月5日,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C919国产大飞机进行全球首次动态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5月,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并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C919大飞机即将进行量产和商用了,说明我国研制大型民用飞机已经成功了,也跨进了大型民航客机制造大国俱乐部了。

C919大飞机大功告成,新的研制重点自然是中俄联合研制的程宽体大飞机CR929,这个项目现在的进展如何?是否也像C919大飞机那般顺利?没承想却从俄罗斯那里传来了一个令人错愕的消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4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日前在俄罗斯“未来工程师”论坛上表示,俄罗斯正在减少与中国联合建造远程宽体飞机CR929项目的参与度,因为这个项目并没有朝着适合俄罗斯的方向发展。

2016年6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签署了项目合资合同,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大飞机CR929,C是中国英文的首个字母,R是俄罗斯英文Russia的首个字母,CR意味中俄联合项目。

根据合作协议进行分工,中方负责CR929机身、整流罩以及水平和垂直尾翼等方面的研制,俄方负责机翼控制台、中心机和机翼机械化等方面的研制。

整整六年的时间过去了,CR929大飞机项目的联合研制原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主要是俄罗斯的心跟我们没有那么齐整。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表示:俄罗斯有飞机设计局在运作,我们在中央空气流体力学方面有很多的经验。然而,随着中国转变为工业巨头,他们对我们的服务越来越不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为何对俄罗斯的服务服务越来越不感兴趣?因为俄罗斯在其承担的研究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不如中国(当初找俄罗斯合作,联合研制CR929大飞机,大概是把俄罗斯的技术水平想得太好了),跟法国、美国相比差距就大了,比如客机机翼的技术,现代大型客机、运输机的机翼必须达到超临界翼的技术要求的,都是高模量碳素纤维制造的,美国、法国、中国都掌握了这个技术(运20大型运输机就是使用了碳纤维机翼),但是,俄罗斯还没掌握制造碳纤维机翼的技术和设备,其生产的民航客机、大型运输机的机翼仍然使用上世纪的落后技术——铝镁合金。

有人会说,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比中国的强,中国在这个方面不得不仰仗俄罗斯。这个其实是老黄历的认知了,在航空发动机方面,中国异军突起,技术实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俄罗斯了,比如战斗机的发动机,中国自主研制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已经应用于歼-20、歼-16、歼-10C、歼-11B、歼-15了。同时,我国还在研制更大推力,更加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涡扇-15(代号峨嵋)。

就CR929大飞机的发动机,中俄两国同时在研发,我国专门给CR929研制的发动机叫做“长江2000”,输出功率350千牛,技术水平与美国波音787上的发动机GENX相当。俄罗斯在民用飞机的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并不高,还没能研制出输出功率200千牛的发动机,因此,俄罗斯给CR929配套的发动机PD35要想达到350千牛的输出功率,面临的技术难度可能比中国研发“长江2000”的难度更大。

至于飞机的航电系统、电传系统、驾驶舱等等的水平,俄罗斯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法国,中国根本不会要俄罗斯的这些方面的技术,相反,俄罗斯倒是渴望获得中国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CR929大飞机的技术,中国确实如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讲得那样“他们对我们的服务越来越不感兴趣”。对于联合项目,谁提供的技术更多,做出的贡献更大,项目研制成功后的收益谁就获得更大的份额,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道理。在实际的研制过程中,俄罗斯对于CR929大飞机的技术贡献远比中俄双方预想的小得多,俄罗斯能做的地方越来越少,CR929大飞机研制成功并商用后,俄罗斯得到的利益自然就比较少,总不能你只做了1分的贡献就想要得到5分、4分的收益,这不合理。

那么,俄罗斯会不会退出CR929大飞机项目?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说:“我不想预测这个项目的未来,以及俄罗斯是否会退出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项目还在进行中。”

很显然,俄罗斯目前并不想退出CR929大飞机项目,但作为俄罗斯副总理这种级别的高级官员,鲍里索夫发表关于CR929大飞机项目的这番言论又是什么用意?俄罗斯在使用外交技巧向中国施压,要求项目研制成功并商业化后俄罗斯要得到他所期望的利益,要求中国不能因为俄罗斯所做的技术贡献很少,只让俄罗斯获得很小的收益分成,总而言之,就是要求中国不能按照“多少贡献等于多少收益”的方式分配利益。

如果中国最终未能同意俄罗斯的这个不合理的要求,不排除俄罗斯最终退出CR929大飞机项目的,毕竟俄罗斯副总理自己都觉得俄罗斯在这个项目中所能提供的技术很少,所做的贡献很小,越来越是可有可无的状态。

如果未来CR929变成了C929,变成继C919之后又一款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民用飞机,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比中俄联合研制更高,飞机的各项技术和性能更高更完美,与波音777、空客A330的竞争力更强,能更快更好地奠定三足鼎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