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很多自媒体人在网上都不看好房地产,但是笔者并不以为然。笔者为此2022年6月份和7月份,还专门写了两篇文章说明笔者为何看好房地产这一点。而笔者一直观察的几个城市的楼市,以及一些房企,也印证了笔者的这个观点。

比如,楼市深度调整的深圳,2023年1-5月,深圳“深铁懿府”项目,卖出56.11亿元销售额,以及5.1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的佳绩;

又如,二手房持续下跌的杭州,其”馥香园“项目,2023年1-5月更是卖出93.2亿元销售额以及1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的佳绩!

不仅很多楼盘卖出佳绩,而且很多房企逆市上行,土地投资额和销售面积不断突破新高。

比如,根据中指研究的统计,2023年前5个月,滨江的权益拿地金额高达118亿,全国排名第7位;而从销售额的角度来看,今年前1-5月滨江集团销售801.7亿元,位列2023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第9位。可以说无论土地投资排名和销售业绩排名,远远高于滨江集团的预期。

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现状下,其实不缺住房消费需求,缺乏的是真正性价比高的,能够让人放心消费的产品!而这种产品的打磨,更考验一个房企的投资力、运营力和产品力!

首先,任何房企投资拿地,都需要研究透彻当地购房者对产品的真正需求,包括区位、配套、小区定位以及户型设计上的需求等等。只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才会被当地人认为是好房子,从而才会有好的销售量。

笔者曾经收购过一个台资企业开发建设的项目。这个小区的定位原来是面向台资企业购房人群的。因此,它在户型设计上,将浴缸设计在主卧的窗台前。

因此,当台资撤离当地后,这个项目就成为当地的一个滞销项目。因为当地人无法接受将浴缸设计在主卧的窗台前这一点。

由此可见,产品的设计符合当地人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在人口红利和资本红利消失后,向运营要利润,应该成为一个房企的共识。

笔者在几家上市房企工作过。真正优秀的房企,一定是向运营要利润的房企。

他们投资有严苛的投资标准,包括城市能级和区位,以及利润率的标准等等,并且投资长期深耕一些城市;

他们的融资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来设定,并将融资成本降到最低;

他们的开发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着极高的节点要求,并且重奖重罚,驱动施工单位能够按时竣工、准时交付;

他们的销售,不仅有极宽的渠道,而且有极高的产品和品牌美誉度等等。

笔者一直相信:在房地产行业优胜劣汰,并向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时代转变之后,房地产行业一定会迎来全新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有着极高投资力、运营力和产品力的房企,将会活得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