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2593 字

阅读时间约:4 分钟

本文章节:

01、老师不重视校园欺凌,可能有这3个原因

02、父母要先改善与老师的关系

03、若难以改变老师,父母还可以这样做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平安地长大,但成长过程中却避免不了跌跌撞撞。

一旦孩子进入校园,随之就迎来了一系列挑战,他们不仅可能遇到各种学习上的困难,还有可能遭遇校园欺凌,而这正是父母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若孩子真的不幸遭遇校园欺凌,父母一定要学会正确、理性地沟通,保护好孩子。

可部分父母发现,即使及时找老师沟通了,但老师不太重视,甚至态度模棱两可,并没有作出公平的处理,这令父母生气、无奈,也让孩子觉得委屈。

遇到这种棘手的情况,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

01、老师不重视校园欺凌,可能有这3个原因

首先,父母要判断老师为什么没有认真处理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我认为这很可能有3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师并未掌握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只知道肢体暴力、明显的语言暴力等校园欺凌形式,但对隐性的校园欺凌形式缺乏意识,更不懂得这给学生带来的精神伤害有多大。

有些学生长期遭受了同学们的嘲笑、捉弄以及排挤等等,部分老师根本不认为这是校园欺凌,而是认为是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并不重视。

也就是说,这些老师对校园欺凌的了解与大部分人是一样的,也忽视了这类隐性校园欺凌对学生造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更没有意识到,这有可能会成为学生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心理根源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老师因对孩子、父母的负面看法比较大,不愿意积极、公平、公正地处理,甚至有可能故意作出不公平的处理。

这有可能是因为父母平常与老师打交道的时候,缺乏理性,态度强硬,或者因为其它事件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虽然这类老师不排除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可能性,但父母也要加强自我反省,尤其是反省自己过去与老师沟通时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如果父母经过深入思考,发觉自己以往并没有不当的言行举止,但老师就是对孩子的意见很大,经过多番沟通之后,还是不愿意公平地处理问题,那该老师极有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第三,欺凌孩子的学生父母比较强势,有一定的人脉与资源,或者与老师的关系比较好,这导致老师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对方。

02、父母要先改善与老师的关系

如果父母通过分析,认为老师属于第一种情况,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是最常见的,还算是比较理想的,那父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老师沟通,尽量引起老师的重视。

第一,父母自身要做好校园欺凌知识的储备,收集相关文章及内容,最好有权威专家的说法,才更有可能说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