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有汉代射阳县和近代射阳县之分。

汉代射阳古城的历史,要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条运河和一场饭局开始说起。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开凿邗沟连通长江与淮河,邗沟南起扬州长江段,中间由射阳湖(汉代称射陂,宋代前一直是苏北最大湖泊)借道,致淮安以北进入淮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邗沟,经由射阳湖,连通南北。

春秋邗沟图

射阳古城的遗址之旁,还有邗沟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的北上,楚国的南下,甚至是三国时期曹丕带领军队攻打东吴都是经过古邗沟。根据遗址出土的楚国“郢爯”金币、战国铜剑等,推测射阳古城的起源时间当不晚于战国,其前身可能是邗沟水运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汉时期射阳县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拔剑对舞,护卫刘邦。4年后项羽败亡,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列侯),建射阳侯国(《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在射水之阳”,故名。射水,即现在的射阳河,其源自射阳湖,经东北向注入大海)。公元前192年,项伯去世,嫡子因犯罪,不能继承爵位,射阳侯国被撤除,改为射阳县,属临淮郡。东汉改属广陵郡,东汉末年一度为广陵郡治。

民国时期的宝应县,射阳镇

三国时,因战乱及人口迁移建置被废。西晋太康元年复置,仍属广陵郡,东晋义熙九年再度被废。射阳县被废后,射阳古城仍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根据考古勘探发现,汉射阳城城址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700米。四周未发现城墙,但有护城河围护,护城河遗迹现在大多埋于地下。城址核心区约呈方形,东西、南北各长约200米,四周同样有河道围护,河道遗迹现多掩埋于地下。在射阳古城西南,因历史上墓墩众多,素有“九里一千墩”的说法。不过近代以后,大多湮灭无存。

考古勘探的汉代射阳城及古城核心区大致范围

说完射阳古城,再来说一下现代射阳县。现在的射阳县地区,古时为浅海,大致明代逐渐成陆,疆域分属阜宁、盐城二县。清同治二年周国昌夫妇从阜宁县草堰口(今建湖县)迁来合德落户,为合德首户移民,因该地无堤遮挡,一马平川。海潮来时,排山倒海,似万马奔腾。想在此地安居立足,必须筑墩防潮、防汛,抬高地基,故而周氏先筑近5米高的墩台,然后再起房建屋,由此被称为“周家墩”。

1919年张謇来此筹建垦殖公司,以“合力筹办、立功积德”之意命名合德公司。1925年集镇形成,以“合股投资、兴办农业”之意改名合兴镇(也称合德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众多农恳、盐恳公司,在这片土地上最终形成了近代射阳县

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在射阳河南的沿海地区新建一个县。第一任县长为陈克天。建县时,为县名问题产生了两种意见。根据中国人的传统,山之南为阳,河之南为阴,因新建的县地处射阳河之南,有人便建议这个县应该称为射阴县。另种意见则认为,“射阴”二字不雅,不如依河取名,就叫“射阳”。因与古县同名,射阳也被人称为年轻的县份,古老的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