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下午,记载着产房信息的大屏幕都未曾跳转。页面仅有一条信息,“2023-5-23,7:00,李某某,床号待2,宫口扩张2,待产”。2023年5月23日17时,黄昏已至。这一天,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仅有一人待产。这是一家老牌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坐落在一个被老胡同包围着的中式建筑里,产科病房由3个四合院改造而建。这天,产科副主任王霞刚结束一场妇科手术,她穿过空荡荡的大厅和走廊,来到办公室休息片刻。休息,是她在2016年不敢想的事情。那一年,产科每个月都会迎来200多名新生儿,最多时有280名左右新生儿。她的法定节假日全部在产科度过,加班成了每天的常态。而如今,产科每月只迎来20名左右新生儿。2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一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不只是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新京报记者联系多家医院产科发现,受生育率下降影响,多地各级医院的产科都在变得安静。人口学者黄文政认为,生育率的下降,将逐渐影响到各行各业,而医院产科,只是影响抵达的第一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5月23日,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仅一人待产。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曾经的“一号难求”产科的床位是渐渐空出来的。王霞记得,先是大厅里加的六张床被陆续撤走,随后病房由八人间改成两人间。接着,两排病房往往只有一排会被使用。再然后,两人间也开始住不满了,现在产科38张病床空着大半,若是有孕妇前来生产,都能独占一间病房。每月新生儿人数在20人左右,“平均下来,一天不到一人”。“这是一种断崖式的下跌。”王霞从事妇产科工作21年,自2013年调入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之后,第一次见证分娩量在短期内锐减。高峰期时,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一年的分娩量能达到2000人次左右,到了去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60人次。那个不舍昼夜的2016年,让王霞至今难忘。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掀起一波生育热潮,“一床难求”“建档难”等现象出现。到了政策实施的第十个月,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迎来分娩量最高峰,将近300个婴儿在这里诞生。最忙的一天,王霞收治了7名待产妇,还做了4台剖宫产手术,几乎一整晚未合眼。那是一个不可回望的生育高峰期。2017年3月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绍,截至2016年12月底,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婴儿活产数为1846万,是2000年以来出生规模最大的一年,较“十二五”期间的年平均水平增加了200万人,妇女总和生育率达到1.7以上。2三甲医院的产科更是一号难求。李家福曾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主任,因纪录片《生门》而被更多人熟知。纪录片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产科人来人往,随处有医护人员被叫住,边走边看病人的单子。科室的电话铃随时响起,时时都有待产病人致电询问,医护们接起电话,“没有床了,你懂我意思吗?”“板凳都没有了,走廊都只能坐着。”到了2016年,忙碌的程度加剧了。每一天,李家福都要在手术和门诊之间流转。病人挂不上号,就直接找上门来加号,为了能看更多病人,他甚至将语速练得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