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著名的阿音扎鲁特战役,也就是1260年蒙古骑兵第一次对战马穆鲁克。一些不良读物说马穆鲁克动用十万人才打趴一支只有几千人的蒙古偏师。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说人数问题,马穆鲁克王朝军队到拜巴尔斯苏丹执政后期最多也才达到4万人规模。阿音扎鲁特之战马穆鲁克一开始只有五千士兵,经过半路东拼西凑也才召集1.2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音扎鲁特战役蒙古和马穆鲁克两军人数对等,还有权威说法怯地不花的蒙古军2万人,后面几次较量蒙古军人数都比马穆鲁克军要多得多,蒙古为攻打马穆鲁克出兵最多达到10万人,所以到底是谁在以多打少?马穆鲁克要是有十几万人,估计至少能灭掉一个蒙古汗国,毫不夸张的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驻守叙利亚的怯地不花军团也绝不是偏师,蒙古第三次西征开始后怯地不花是第一个出发的部队,旭烈兀攻打哈萨辛,巴格达,阿勒破的战争中怯地不花都是一个破城的部队,有哪个把偏师当成每场战役的先锋部队?怯地不花的两万蒙古军不但不是偏师,还是旭烈兀麾下的王牌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原帝国》

旭烈兀从未放弃过攻打埃及,他只是为提防金帐汗国而暂时回到波斯,将先锋部队怯地不花军团留在最前线,说明旭烈兀是要继续进攻的,就是这么一支蒙古王牌部队就被马穆鲁克以少胜多全灭了,主将怯地不花也被俘虏杀死。而且马穆鲁克还是进攻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算后面蒙古军被马穆鲁克吊打,阿音扎鲁特之战结束后不久,就在当年,旭烈兀又派了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跟马穆鲁克交战,但依旧失败,蒙古人再次被打回幼发拉底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一些人讲旭烈兀和伊尔汗国军队里没几个蒙古族,以此证明蒙古军战斗力不行。首先伊尔汗国蒙古族数量有20万。1281年的霍姆斯之战中伊尔汗国总共动员8万大军,其中5万士兵就是蒙古族,苏法尔草原之战中光被马穆鲁克活捉的蒙古族就有1万人。西亚确实没几个蒙古人,因为都被马穆鲁克解决得差不多了甚至导致伊尔汗国由盛转衰走向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尔汗国史研究》

关于蒙古伊尔汗国,很多人找借口说伊尔只是蒙古帝国的五分之一,不能代表蒙古军实力,伊尔汗国是最弱的,马穆鲁克和金帐汗国联手打伊尔汗国。下面我一一反驳这些理由。

首先,上文提到的阿银扎鲁特战役中怯地不花被马穆鲁克打爆不就在伊尔汗国正式成立之前,伊尔汗国确实是蒙古帝国分裂出去的,但南宋不就是被蒙古帝国分裂出去的元朝灭掉得吗?

元朝灭宋还是多线作战,同时期元军还跟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缅甸、日本、越南作战,按照“蒙古打马穆鲁克没用全力逻辑”,蒙古灭宋也没用全力(事实如此)。

还有人借口蒙古和马穆鲁克交战地点没有草原,不适合蒙古骑兵作战,那么苏法尔草原之战说明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伊尔汗国是蒙古汗国最弱的这一观点,事实上伊尔汗国恰好是几大汗国中军队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至于原因,事实上已经证明,别看伊尔汗国打不过马穆鲁克,对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可是按着打,金帐可汗别儿哥因为与伊尔汗国交战失败而气死,另个金帐统治者那海眼睛被伊尔军队射瞎。至于元朝,连伊尔汗国手下败将察合台汗国都打不过,元朝最初是有南疆的,因跟察合台交战失利而被夺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尔汗国击败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朝不敌察合台汗国

伊尔汗国连续几次大败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要是伊尔不能代表蒙古军战斗力,那有谁能代表?

再说伊尔汗国多线作战这点,马穆鲁克王朝难道不也是多线作战?伊尔汗国每次和马穆鲁克交战都是多国联军,伊尔汗国甚至联合了西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一些人怎么给蒙古骑兵打不过马穆鲁克找借口,事实胜于雄辩,马穆鲁克王朝原本只统治着埃及,经过一系列对蒙古人的胜利,马穆鲁克先后从蒙古人手上攻陷了今天叙利亚,亚美尼亚,土耳其部分,直接导致蒙古人在西亚地区统治不得长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