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这仿佛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长期以来,很多人,非常根深蒂固地认为,企业是老板的,我们当然是在为老板工作!从小到大,父母就一再告诫我们:学习不是为父母!我们都认同这个观点。那么,工作是为谁呢?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我们来到企业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赚取一份收入,养家糊口。所以,毋庸置疑,无论你在什么单位,在什么岗位,你都是在为自己工作。

在人们辛辛苦苦甚至千方百计找工作时,每一个人都很清楚,这是要为自己找“饭碗”。但是,当人们进入企业之后,往往把自己最原始的“初衷”遗忘了,仿佛“为自己”的各种努力已经完结,剩下的都是“为企业”了。这种思想上的迷失,导致人们言行上的“错位”:消极怠工、敷衍塞责等等,都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立为自己工作的思想认识,有助于我们转变长久以来被误导的工作观,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理念,调整工作心态,规范我们的言行。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始终不忘工作是“为了谁”,始终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表象上”为企业,“根本上”为自己。无论在单位还是面对社会,正确把持住自己的言行,利企利己,才是妥善处理自己和工作相互关系的明智之举。

02 人的价值不仅于此

等价交换是商品社会的基本准则。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工作的质量等于生活的质量。农民也有一句话叫作“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两句话阐述了相同的道理:你怎样对待工作,工作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在企业为我们搭建的生存平台上,“爱企如家”和“辛勤奉献”都不是唱高调,而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智慧表现。为了谋求更加优质的生活质量,唯一的途径就是,以优异的工作质量,换取你所需要的报酬和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虽然本质上都是在为自已工作,但并不是说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在干与不干之间,干好干坏之间,可以任由自己随心所欲进行选择。因为我们的工作质量不仅仅决定着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团队的绩效和企业的发展。我们所承担的工作,肩负着企业的信任和重托,托举着同事的生命安危,承载着太多人的期盼和梦想,影响着很多事情的走向。所以,是否努力工作,不仅仅牵扯自身的利益,还是关乎他人利益和企业兴衰的道德问题。

我们虽然都是在为自己工作,但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此。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的知识,我们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等等都将在这一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具有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体验享受成就带给我们的自豪感,是人生美妙的精神食粮。

03 不改变自己,跳槽也枉然

跳槽是员工找到符合自己身价的手段。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如果出现价值观和企业相左,或者企业歪风邪气盛行,或者本事大得确实“庙”有些盛不下了,跳槽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人属于跳槽上瘾一族,难受就跳槽,一跳就兴奋,跳完更难受。

“闪辞族”辞职的理由不外乎这么几个:钱少、无聊没前途等。如果跳槽几次都不能改变现状,就得重新审视自己了,有可能应了那句话:不是世界不对,怕是自已有问题。许多盲目跳槽的员工往往工作目标不清晰,刚到单位就把收入高低、是否舒服作为走与留的衡量标准,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更谈不上职业规划。没有目标,任何方向都是错的!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目标再起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到一个企业,不可能立马获得一份一看就前程远大的工作,就像赵本山的那句话,这个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任何事情,不完美是绝对的,完美是相对的。有的人总是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在单位还幻想着旁人像爹妈那样由着他。他们这山望着那山高,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种玩世不恭的心态,对工作和周围环境不肯迁就,随时摆出跳槽的姿势,而且跳槽时走得很不像样子,也不管有没有人来接替岗位,甚至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消失了,根本不在乎背后是否会留下骂名。

人挪活,树挪死,但人挪多了也会死。找工作是件挺闹心的事。老跳槽,在面试时,会成为追问的重点,用人单位容易产生戒心,甚至反感,担心你会随时带着商业秘密寻找新的东家。即使能够接纳你,恐怕也很难委以重任,更不可能让你从事核心机密工作。此外,频繁跳槽,不能静下来吸收养分,很难建立扎实的专业能力,因为专业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项目经验上积累。没有沉淀,谈何发展

04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没人铺对路等你走。有句话你需要记住,人因事显。人不会无缘无故就有“价值”。一个人之所以被公司和老板看重,是因为他把事做得足够好。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捷径”一一只有当你把手头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漂亮,才有可能去考虑“下一步”的问题。当你和其他人一起被拥堵在“瓶颈”里的时候,只能说明你还不够优秀,不足以脱颖而出。这时,即使跳槽也是没有作用的,你将会陷入到另一个“瓶颈”中。一切都是功到自然成,在这之前不必焦急也不必抱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每一次机会做好准备,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浮躁的人往往等待不起,如同挖井一般,这里挖挖,那里挖挖,到最后哪里也挖不上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间的基本法则大都是一样的,人群的基本理念也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无论走到哪个单位,职业要求都一样,所要面临的问题也就是那些。很久以前就有,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会被磨去棱角一说。活生生地被磨掉一块棱角,舒服吗?当然不。但是没有磨合怎么能够更好地运转呢?我们现在再怎么讲究个性发展,磨合也是必需的!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工作怀着虔诚的态度,不管待多久,当一天和尚就应该撞好一天钟。不能把自己当作学生、外人,要融入单位、共同进退,才能进入企业主流层面,才会有“以后”。这样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太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