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可以说,现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了,政府对生产安全事故问责也是愈加严厉,但是近些年的安全事故似乎并没有大幅下降,重特大事故也时常发生。6月8日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五年全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总体平稳,但今年以来全国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弹。这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生产安全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我国生产力总体仍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生产安全现状符合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二是政府部门要求的法规、标准、通知过多过频,有的缺少明确的执行标准,这在理解解读和贯彻执行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功夫。

三是企业内不愿花费太多的成本,因为有些确实是不符合业务及产品要求的,做了也是无用功吧。

四是真正执行时都是EHS人员在操盘,事无巨细,少了哪一件都不行,这个非常考验安全人员的个人能力,所以执行层面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减少以上因素的干扰,安全生产应回归务实的道路:

一、要根据实际确定安全目标,不要提不切实际的安全目标。一提起安全生产,有的地方、有的行业动不动就是零事故零火灾、决不允许出现、百分之百消除,确保万无一失。安全生产的目标和投入应该是一种正态分布的关系,达到中位水平不难,但要追求100%,成本是趋于无限大的。且不说能否真正做到,即便侥幸达到,所付出的安全成本也将是巨大的。安全生产的本质是减少损失保护利润,如果安全生产的成本超过了所带来的利润,这种安全和生产是不可能都持久的。同时,不重视安全投入,生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重视不等于重实,安全生产要戒除形式主义。安全工作要务实,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文件发得满天飞,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地方一些行业,管安全的没干过安全,管安全的不懂安全,工作一阵风,出了事故叫几天,不出事故不见影,这也难怪很多基层安全人自嘲“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安全和生产要统一。现代化的生产,生产本就是安全,安全就是生产!生产流程就是安全流程,安全管理就是生产管理!现实中却存在这样的现象:生产人员不懂安全,一味地追求效率;安全人员不懂生产,对什么是实质的隐患不了解。同时,务虚化的安全管理浪费了生产一线人员的大量精力,越来越多的外包更是破坏了了安全和生产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