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农历4月19日,下午,临近黄昏之时。

汾城县(现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伪政府差徭股会计张南轩,在与宪兵队内的朋友聊天之时,无意中得到了一个令其十分震惊的消息——昨天下午,日本人从纸巷村那边,抓回来了一个八路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纸巷村?!”

张南轩心里顿时不由咯噔一下,张南轩心里很清楚,那个村子里面,只有一名八路军。

此人名叫李连生,是八路军黄骅支队的侦查员,一直潜伏在纸巷村内负责交通、传递消息。

对于张南轩来说,李连生被捕的这个消息,非常糟糕。

因为,此人除了是八路军潜伏于此地的地下工作人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张南轩加入革命的引路人。

张南轩是由李连生动员参加革命的,而此时打入敌人内部的张南轩,表面上虽不过是一个差徭股的小会计,整日里忙于营算公务,实际上,他还有一重隐秘的身份——汾城县地下情报组组长。

李连生是认识张南轩的。

当晚,张南轩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宪兵队里面的那些酷刑,他是听闻、见识过的,甭管多硬的汉子,很少有人能够扛得住敌人的轮番酷刑。

一旦李连生招供的话,那自己可就危险了,可以说,自己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

怎么办?

张南轩爬起身,在屋内不停地踱着步,在抽掉数根烟后,他决定,再等等。

如果李连生一旦招供,自己便立即出走,脱离虎口;倘若李连生坚贞不屈,守口如瓶的话,那自己就想尽办法,营救对方出狱。

第二天,张南轩便找到了宪兵队内,与自己相识的一位姓郑的翻译,闲聊之际,张南轩将话题,不着痕迹地引到了李连生的方向。

那翻译随后不停感慨,抓回来的这个八路军,真是跟铁打的一般,甭管日军这边是如何抽皮鞭、打耳光、灌辣椒水、还是压杠子,这人却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吐出来半点儿有用的消息。

“得赶紧将李连生救出来!”

张南轩得知李连生没有招供的消息之后,登时便下定决心,随后回去便变卖了家产、财物,一心想要将对方救出来。

然而,几天后,收了张南轩不少贿赂的郑翻译,回应过来的消息,却让张南轩不啻被泼了一瓢冷水。

“这事儿不好办......”郑翻译看着张南轩,皱起了眉,“平日里抓进来的人,说是误抓、抓错了,想要放人,并不难,毕竟抓错人的事儿,也很常见。但这个李连生却不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翻译停顿了下,随后悄悄告诉张南轩:

“这个人的身份,可是有人指认过的。”

原来,前不久日军这边抓了一名阎锡山游击九支队的便衣,这名便衣被捕后,没有熬过日军的重刑,随后开口招供了附近所知的地下抗日力量。

这其中就有一直潜伏在纸巷村的李连生。

郑翻译告诉张南轩,这次敌人一共抓了七名抗日分子,这些人近日便会被日军秘密处决,而李连生的名字也已经被日本人画了红圈。

现在即便是想救,也救不回来了。

张南轩听罢,心里着急万分,即便郑翻译不住地推辞,他还是将这次准备好的手表、相机等贵重物品,一股脑塞到了对方的手中,随后再三央求对方,万望再想想办法,一定设法救上一救。

郑翻译拿了这么多好处,却帮不上什么忙,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思来想去,郑翻译决定铤而走险,在处决名单上做番文章。

当天晚上,趁着日本人不注意,留下来的郑翻译便乍着胆子,悄悄来到了宪兵队长兴津武的办公室内。他偷偷拿出处决名单,用少许浆糊轻轻涂抹在将写有“李连生”名字那页纸的边缘,随后将之粘在了前面的那页纸上。

说来也巧,宪兵队长兴津武下令处决“人犯”的那天晚上,喝得醉醺醺的兴津武接过处决名册,惺忪着眼,看到画红圈的人名便点,一口气点了六个人的名字,也没来及数,便交给手下执行去了。

当天深夜,那六名抗日者被日军押到东城壕沟附近,惨遭杀害,尸体随后被敌人填入了防空洞内。

而那天夜里,郑翻译则趁着兴津武喝醉呼呼大睡之际,将犯人名册中,用浆糊糊住的“李连生”那一页,悄悄揭开,随后又仔细擦去了粘贴过的痕迹。

第二天,酒醒之后的兴津武得到下面人的报告,说是昨晚单单落下了一个“人犯”没有处决。

一头雾水的兴津武拿着处决名册翻来看去,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偏偏跳过了“李连生”这个人。

这名日寇头目,虽然杀人不眨眼,但本人却非常迷信,很信天命,碰到这么邪乎的事儿,让他心里不禁泛起了阵阵嘀咕。

当天,当他不住感慨“李连生这个人,大大的贵人,命真是大”的时候,一旁的郑翻译见状,连忙趁机劝道:

“这个李连生,他其实是大大的良民,大大忠于太君的......”

最终李连生死里逃生,在狱中又待了两个月之后,便被敌人最终放了出来。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304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山西文史资料》,张秋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