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信、英布的不幸

韩信、英布、彭越三人都是半路加入刘邦麾下,“同功一体”,立下的功劳足够刘邦分一块领地来报答他们,在垓下之战之前,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韩信与彭越两人的支持,并不是因为张良的阴谋,而是因为他们两人都被分到了一块比较大的墓地。《史记》中将韩信与英布的死因写成了“叛国”,但韩信与彭越都是被吕后亲手杀死的,唯独英布是被长沙哀王(吴芮的孙子)吴回暗算杀死的。韩信、英布、彭越三人,并不是刘邦不能容忍,而是吕后不能容忍,彭越虽然被刘邦放逐,但吕后还是想要置他于死地。从这一点来看,韩信和英布对刘邦的敌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们在投靠刘邦的过程中,没有和刘邦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感情;第二,他们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刘邦和吕雉都很怕他们,刘邦从一开始就在防备着韩信。第三,项羽已经死了,“鸟尽弓藏”,在刘邦死前,吕雉只说了萧何后继任者的人选,却没有说周勃后继任者的人选,这很可能是在项羽死后,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萧何的幸运

萧何还好,他躲过了一些圈套,让他能走得更远,第一,萧何和刘邦关系匪浅,刘邦在咸阳效力的时候,萧何给萧何的赏赐最多,“大臣皆赠钱三,何独赠钱五”,这也是刘邦在册封大臣的时候,故意偏向刘邦的原因,这种特殊待遇是独一无二的。第二,萧何没有统帅过军队,又被司马迁取笑为“史无前例”,所以并没有引起吕后和刘邦的注意,第三,萧何并没有反对吕后的意思,所以吕后也不会因为他而嫉妒和算计他。第三,萧何知道如何用污秽来保护自己。《史记.萧丞相世家》中有一段关于萧何如何保护自己的记载,刘邦不在的时候,萧何为了表示对他的忠心,派出了自己的儿子作为护卫。刘邦讨英布时,萧何蓄意受贿,以示不敢有任何异心;刘邦想要除掉韩信,萧何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名声做诱饵,把韩信骗入了吕后的陷阱;第四,刘邦与吕后都很依赖萧何的管理能力,这不仅仅是因为萧何能够在战争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更重要的是,吕后在询问刘邦的时候,还特意强调了宰相的人选,生怕萧何丢下的位置上没有合适的人选。第五,萧何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在谈到后人时,他说,后人有贤者必学我,无贤者有钱也必为他人所用,这虽然是一种宽宏大量的心态,但也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处境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刘邦询问他如何统一天下的时候,高起与王陵对于项羽“只有一块土地,没有给百姓带来好处”的批评,或许就是韩信等人的下场,废除了分封制度,实行了郡县制度,那么原本的蛋糕就会被重新分配,并且被分配给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