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留下很多的古训,是智慧的将结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的人生少走弯路。
可是,你只是读一读古训,只是一知半解。
真正要懂得古训的内涵,还是要亲自去体验,正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一句古训:“宁可房前出场小,不可房前有人田。”说的是如何选择房基地,如何处理邻里关系。
不管你多大年纪,去农村亲戚家走一圈,才能真正理解,以上这句古训,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01
农村建房,需要避开“人田”。
随着时代的变好,农村很多的人,都盖了新房子,并且很多新房,不是在老的宅基地修建的,会涉及到重新选择地址。
若是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村庄,选址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过去的宅基地,可能不够用,太小了,左右都是别人家的地皮,动不得。
新的地址,也会遇到别人家的田土,还有公路等。
“宁可房前出场小,不可房前有人田”,就是选择居住地址的最好建议。
房子门口,家家户户都有空地,围起来,就是一个小院子。
院子小一点,只要没有触碰到别人的利益,不占有别人的地皮,就是幸运的,毕竟少了麻烦。
院子很大,但是推开门,就是别人家的田。你进进出出,就要走别人家的田埂,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若是别人很恶毒,把田围起来,你就没有了出路。
“人田”就是指门口,是别人家的田、土、地基、过道等,反正不是你家的自留地。
说一个我们村的例子。
老王和老李是邻居,两家中间有一米多的过道。两家的老房子,大门都朝着过道,从过道进出。
老王在修建新房的时候,把房子的朝向改变了,过道这边,用围墙围住,让老李出门的时候,觉得很窒息。
最可恶的是,老王家的围墙,围住了过道的一半。
因而,两家人开始吵架。
另一方面,老王家的新大门,对着另一个邻居家的菜地。
老王要修一条小水泥路,通往村庄门口的大公路,愿意用一块林地,更换邻居家的菜地,但是邻居死活不同意。
看吧,老王家,出行不方便,还得罪了几个邻居,两面不是人。
我们都羡慕“六尺巷”——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农村的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多少人,真正会让出自己家的空地,寸土必争,反而变成了常态。
好的房屋,前后都是自家的空地,哪怕没有绿油油的稻田风景,也没有关系。
真正的风景,就是“自由自在、不与人争执、不看人脸色、出入平安、不招惹恶邻”。正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02
城里生活,需要尽量“舒服”。
去农村走一转,看到了农村选择房子的难度和规则,对于城里人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农村和城市,是一脉相承的。
任何一座城市,往上数几百年,都是农村,阡陌的街道,是农村的乡间小道的演变。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宁可房前出场小,不可房前有人田”这句话。
其一,选择小区,要看周围的环境,不要“受制于人”。
在城里买房子,我们多半不知道邻居是谁,但是可以看到小区的周边环境。小区和小区,形成了“大家的邻居”。
若是小区的大门,对着公用地,还好,以后可以顺利出入,若是对着私人的住宅,就有扯皮的可能。
若是对着围墙,道路很狭窄,也会影响到出行。
开车出行的人很多,若是出行不方便,动不动就被人堵大门,日子很闹心,也会耽误你的工作和生活。
其二,选择门店,要看左右邻居的人品。
对于在城里做生意的人来说,应该看看左右门店,都是做什么的。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邻居都在为难你,说明你遇到了“他人田”。方向搞错了。
选择和没有利益冲突的人,作为邻居,你会自由很多,并且大家可以互相帮助。
你从事的行业,也尽量不和邻居雷同,避免被邻居厌恶和防备。你也不要随意插手别人的生意,学会人抬人,避免人踩人。
其三,选择朋友,要尊重对方,也别弄丢了自己。
城里的人很多,总有那么一些人,成为你的朋友,一部分同事,也会如朋友一样交往。
社交中,你多耕自己家的田,别去耕人家的田。若是别人要帮忙,也就点到为止,别越俎代庖。
比方说,单位上,有同事的工作很忙碌,让你做代他做一份表格。你把表格做好了,交给他就行了。千万不要从此,把“表格”的事情,全部自己承包。
还比方说,遇到什么都干涉你的朋友,还是断交为好,他的控制欲太强了。
你可以没有很大的出息,也不一定赚很多的钱,但是你的人格是独立的,人生是自由的。不要总是迎合别人,委屈到心痛。

03
房子,不仅仅是住所,为你遮风挡雨,还涉及到家庭的发展,人际交往,人生的发展格局。
房子小一些,没有关系,只要家里和睦,走出门,有欢声笑语,大家相安无事,互不麻烦,就舒服了。
因为妨碍了别人家的田,你家种一棵树、装一个空调、修一条便道、打开一扇窗,都会引发矛盾和争吵,这是多么闹心的日子啊。
生活水平高了,社会进步了,不一定人的格局大了。
世上并没有几个人应该让着你,更没有几个人希望你好。
读古训,学做人,顺心顺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