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万物复苏,在所有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公司却宣布因为效益不好,要对人员进行调整。

所谓调整,用脚丫子想也知道就是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裁员”本身就是一个很敏感的字眼,所以很快公司里就弥漫起了一股紧张的气氛,办公区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大家都默默地做着手上的工作,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

每天进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周围的办公桌,看看哪些办公桌上变得空空如也,因为公司不会通知说谁谁谁走了。

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有人被动走了;另一方面,有人是主动走的。但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他们在走的时候似乎都不会跟别人说这个事情,都是静悄悄地就离开了。

对于朝夕相处的同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一直心怀伤感,为什么他们不告诉我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开始并没有想离职,但在之前的工作中受了委屈,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说了气话:我想离职了。

这个时候,周围的同事一般就有3种反应:1. 听到了,但与己无关;2. 关系好一点的私底下劝慰一下;3. 好事的追着问离职的原因和具体时间。

总之,这句气话造成的结果就是同事们都知道这个人想离职了,但也不会去管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想离职。

大家对这个人要走的事实有了心理预期,所以等到他真的要走的时候,也就没多少人会再去关注他了,当事人自己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再去跟同事们说的了。

也有些人平时对离职这种敏感的字眼始终缄口不提,即使在确定离职后也不提,只想默默地离开。

但周围的人从他的工作安排的点点滴滴(比如:有些工作开始婉拒,有些工作不再主动等)和工作态度的变化(比如:准点上下班,上班开始摸鱼等)中发现他要离职的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同事们一般也会有3种反应:1. 揣测一下,但与己无关;2. 关系好一点的惋惜一下;3. 好事的追着打听离职的原因、具体时间和接下来的去向。

像这种情况,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大家伙很快也都能知道这个人要离职了。

等到他要走的时候,大家伙儿工作上该了解的也都了解了,其他的也知道得七七八八了,也就不会再去关注他了,所以离职的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其实,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离职的,当事人在离职过渡期间中已经被慢慢边缘化了。当事人的存在感会随着正式离职的日期越来越近而越来越低。

同时期,当事人还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被慢慢边缘化的心理压力,到最后只想快点结束快点走人。

职场中的关系说简单其实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工作关系,只要工作上的事都安排好了,后面接手的人妥帖了,那人和人之间也就没什么特别的牵扯了。

所以到走的那天并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离职人的事,而离职的人也不想张张扬扬,悄悄地就自己走了。

但不管怎样,都祝愿所有离开的人都能有个好前程,一切安好!

PS: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