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横沥汤粉已经成为了惠州代表小吃之一,横沥汤粉也以其鲜甜可口,让尝过的人都念念不忘。你知道吗?其实横沥汤粉跟横沥真的没有关系的,反倒是和隔壁仍图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沥汤粉美味之谜

横沥汤粉之所以让人回味,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味道独特,而这种味道,源自于熬汤的一种鱼——左口鱼。

左口鱼,又叫大地鱼,学名叫比目鱼,左口鱼有种独特的香味,尤其是经过烘烤后,把鱼肉的油脂烤出来,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焦香。

用擂捣碎,放到汤里熬煮。配上一些虾皮和猪骨之后,这锅汤基本不会太差。因为汤底鲜美,再加上卤蛋、牛腩、猪脚、肉丸等各种卤料,味道让不少人都难以拒绝。

正是这股熟悉的咸鲜香味,成就了横沥汤粉,这同时也是云吞的灵魂汤料。

横沥与横沥汤粉

说完横沥汤粉,不得不说一下横沥。

横沥镇,是一个位于东江畔的边陲小镇,拥有343平方公里是惠城区里面积最大的镇,下辖行政村都有40个之多。

横沥镇以“横沥汤粉”和“梅菜”而被惠州及周边地区所熟知。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其实“横沥汤粉”和“梅菜”,其实跟横沥真的没关系的。

《惠阳县志》载,横沥镇的街区形成于清朝咸丰年间。原集市不在横沥,而在沿江的天罡、墨园一带,这也是为何后来墨园村会火起来的原因,后因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农贸集市渐繁荣,因而来此定居的商人越来越多,推进了沿江经济的发展。横沥的发展中心逐渐集结于东江边的排沙沥,因排沙沥横穿圩镇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沥镇离惠城区二十四公里,位于东江边,旧时逢农历初二、初五、初八有圩市,昔时水运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成为周边货物集散中心。每逢圩日,附近镇圩,仍图、水口、梁化等地,都有人来横沥赶集,人流、物流很畅旺。

在那个船运年代,横沥作为东江岸边的繁华码头之一。那个时候,在对岸的仍图人(原称为仍头),看到了商机,善于制作河粉的他们,纷纷在横沥的沿岸摆起了汤粉摊位,做过往路人的生意。当人们品尝这汤粉时,觉得味道不错,又因为品尝的地方就在横沥,故此将汤粉取名叫“横沥汤粉”,“横沥汤粉”之名由此传开。

那个时候,东江的航运远比现在发达,坐船成为了惠州人长途旅行的首选,甚至可以摆渡到广州。

一些农产品、商品货物,就会在江面上运输。也正因如此,仍图人的脚步也开始走出惠州,将这种汤粉的制作方法带到了广州,经过数代人的改良与发展,这就产生了沙河粉。

所以,如果真的要考究,横沥汤粉和广州的沙河粉,可谓是同宗同源。

横沥汤粉发展

如果说横沥汤粉的故事到此结束,也就没有今天的横沥汤粉。

仍图出了一位传奇人物李子玉,向开房地产公司的同学借了2万元,开了“横沥金华汤粉店”。经过无数尝试和对汤粉的改良,终于让横沥汤粉产生质的提升,从此食客如云。

也因为这样,才让人们开始关注横沥这个小镇。

原来,横沥汤粉店星罗棋布,在镇上遍地都是,甚至还开到了周围镇。

随着,仍图并入汝湖,原横沥镇、矮陂镇和大岚镇合并成现在的横沥镇。这就让横沥的名字更加响亮了。

原产自矮陂的梅菜、温泉,也是一样的道理。

横沥原本什么都没有,如今什么都有了。

惠城的汤粉和横沥汤粉的区别

大概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横沥汤粉还没有走出横沥镇的时候,惠城这边对汤粉并没有专属的名字,只是根据添加的配料来命名,最常见的就是猪脚了。

横沥汤粉的汤料显然比原本惠城的汤底更为香浓,渐渐的,惠城的汤粉店也开始效仿起来,惠州汤粉,也就有了统一的名字——横沥汤粉。

与东江流域比较流行的猪脚粉习惯用虾皮熬煮汤底不同的是,横沥汤粉的汤底是用左口鱼与猪骨熬出来的,同时配菜除猪脚外还有卤蛋、牛腩、大小肠、炸猪皮肉丸等。通观横沥汤粉的制作过程和成品,它其实就是一道营养全面的食物。

和潮汕人追求原味,广府人追求鲜甜不同,惠州人似乎在追寻一种浓香。

也因为这种独特的味道,使得横沥汤粉长期占据了惠州人的早餐榜单。

惠州本土10大早餐榜单:横沥汤粉、肠粉/猪肠粉、枸杞汤、云吞、炖盅、猪肉汤、油条、皮蛋瘦肉粥、干捞/炒米丝、萝卜粄/芋头糕

仍图人在横沥创业,却并宣扬自己的家乡,转而成就了如今的横沥,也感谢有了这么一批前辈前赴后继,开发出属于惠州人的味道,才使得惠州美食在中国的美食版图里有一片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