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飞制造的C919被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称赞为国产之光,这引发了一些人的质疑。然而,这些专业人士包括中国商飞、参与研制的院士和科研人员、官方媒体、航空教师和爱好者,并非被集体洗脑,而是基于他们经历过运十和亚洲快车的失败,坚信C919是一次成功的中国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大飞机经历了三次重要转折,分别是运十、亚洲快车AE100以及C919。运十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客机,在1980年成功试飞,填补了国内大型飞机的空白。然而,由于当时国内经济局限和资金不足,运十未能得到市场认可,不得不被迫终止,错失了发展机会。亚洲快车项目相对鲜为人知,但它的命运更加令人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十下马后,为了民航工业发展,中国制定了民航三步走战略。该战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制造支线飞机,再与国外合作设计干线窄体飞机,最后实现自主设计制造180座干线飞机。中国与麦道合作成功制造了麦道80/90系列飞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AE100项目,由中日韩三国联合制造的大飞机项目。然而,由于各方利益纷争和冲突,AE100项目无法推进,最终搁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民航三步走战略未能走到第三步,最终彻底失败,中国民航市场只能被波音和空客两家瓜分。更令人痛心的是,人才流失和产业断档。1998年,国防科工委在产业规划中宣布,中国不再搞整机研发,标志着中国民航产业的衰落。AE100的研发人员悲痛呼喊,意味着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研发飞机,中国的专业研究人员、专家、科普作者和爱好者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2008年,C919项目正式成立,中国航空产业在断档十几年后重新崛起。C919吸取了AE100的教训,制定了长达三十年的自主研发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在短期内实现10%的国产化率,中期目标为60%,最终的长期目标是百分之百自主研发和制造,这需要一步步攻克技术难关。然而,有一个前提是C919的知识产权必须掌握在中国手中,不能再重蹈AE100的覆辙。中国的航空人士和航空爱好者完全支持这一理念,他们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只要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就仍然有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当我们评价C919时,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成果,还要看到中国航空产业长远发展的努力和成就。C919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和自主创新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