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选择“站着演戏”,这些老戏骨们全遭资本“退流”、“封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如今被资本操控的娱乐圈,一切向“流量”看齐,一切向“脸”看齐。

至于演技?呵呵,不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下这几位老戏骨就是因为选择“站着演戏”,从而被资本操作,慢慢消失,退出荧幕。

真不知是时代的悲哀,还是虚伪的“大势所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王志文

对于王志文,很多朋友应该都熟知他,而他也完全担得起“老戏骨”这三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青瓷》里的张仲平,他和颜若水互飙演技。

明明是一部商业片,但在张仲平和颜若水的“过招”下,愣是演出了“无烟战场”的压迫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青瓷》里,张仲平把一个商人的市侩、精明、格局、情商演绎的淋漓尽致,让观众们大呼“过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例如《天道》里,他饰演“非法商人”丁元英,更是完全发挥出了他的演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最应该提的,还是他出演的《黑冰》。

而剧中“郭小鹏”最后的“独白”,更是堪称为“中国影视界独白的巅峰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独白,王志文一镜到底,扎实的台词功底,恰到好处的表情,平静而又狂怒的语气,更是把这段剧情推向了“最后的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王志文不单是“老戏骨”,更是“老艺术家”。

出道31年,在娱乐圈,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演戏,演好自己所饰演的每一个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圈里,他是“公认的老戏骨”,因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堪之为“经典”。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前辈,却因为拒绝接广告,而被人称之为“异类”!多可悲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因此,他得罪了资本,在面对资本之时,他毫无招架之力。

为此,他曾经一度陷入“无戏可拍”的境地,他对此自称:风烛残年不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他慢慢消失在大众视线里,已经很少再看到他的身影了。

对于演戏,他很有自己的“个性”,可却也因为他的“个性”,他把自己的才能埋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李保田

李保田有一部经典力作《宰相刘罗锅》。

在剧中,他饰演“大清官”刘墉,整日和贪污腐败分子作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他最大的对手就是和珅。

二人在剧中的斗智斗勇,更是让观众看得“舒心”,看得“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保田出道至今37年,出演过众多影视,更是一度成为张艺谋的“爱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出演的每个角色,都把人物给“复活”了。

因为他的演技和实力,真的不是吹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角色的饰演,李保田要求极为严格,每段演完之后,他都要亲自“过审”一遍,只有他觉得“ok”了,那才能过。

否则,就算是导演说过了都没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他对于“事业认真”的执拗,他才能把所有的角色都给“演活”了。

可以说,他不但是一名演员,更是一名“艺术家”。

可正是他对于“事业认真的执拗”,他被资本封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拍《钦差大臣》时,原定是拍三十集,合同里也是这么写的。

可当拍完之后,资本家为了“利益更大化”,便当即决定再追加三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多出来的三集倘若是剧情所需也就罢了,可偏偏这多出来的三集只是资本家为了赚钱而拍的“水剧情”而已,对此,李保田忍不了。

他一怒之下直接将“片方”给告上了法庭,势必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他官司赢了,可他却遭到了“资本封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法院的判决结果出来之后,他就被“10家影视公司联合起来给集体封杀了”。

因为封杀他的10家公司个个都不简单,背后站着大人物,所以其它影视公司更是不敢用他。

就这样,在和资本正面的对抗之下,李保田输了,输得很彻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究根结底,他错了吗?

显然没有,他只是为“影视负责”,为角色“负责”而已。

错的乃是资本方,是那“万恶的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之后,李保田便基本不再出现了,因为“他也再不能出现了”。

李保田的被封杀,实在是影视圈的“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冯远征

相比于其他被封杀、限制的演员,冯远征绝对是个特殊的存在。

因为他的演技实在让人“又爱又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冯远征饰演外科医生安嘉和。

剧中,他把安嘉和的b态、残忍、狂暴,全细致的表演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今日,他依旧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噩梦,关于他那张狰狞、恐怖、残暴的脸一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把角色刻画及演绎得十分传神,所以曾经还一度让人特别害怕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剧上映之后,就一夜间火遍了大江南北。

就连冯远征的丈母娘看了剧中冯远征的表演后都特别害怕,直接打电话过来质问冯远征,是不是也有家暴过她女儿。

对此,冯远征也是哭笑不得,只能急忙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冯远征的演技究竟“如何”,别的不多说,吊打如今半个娱乐圈的那些所谓演员,那还是轻轻松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演员,最重要的不是片酬多少?是否是主角?戏份有多少?

而是当一部剧看完之后,记住你的观众有多少?这才是一名演员最为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不客气的说,冯远征在影视圈,他的演技绝对属于是天花板。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他还是“给流量当起了绿叶”,作为一个陪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真真正正的“艺术家”,他可以不在乎角色,不在乎咖位。

他绝对不能接受资本把他的演技“当成是劣质的商业附属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他“太过正直”,所以自17年开始,他慢慢从娱乐圈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冯远征的话来说:如今的演员市场,已经不需要演技了,只需要“商业流量”,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所有演员的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时代失去了这样一个“真正的演员”,我们还能期待在荧幕上看到“好的作品”,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都说如今国内的影视圈遇到了瓶颈?那是因为“好演员”已不被重视,反而资本把“流量”视若神明,高高捧起。

当演员不再以“演技”为主,而是“以脸”为主,难道这不是本末倒置,难道这不是一个最大的“笑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李幼斌

李幼斌给人的荧幕形象,大部分都是“汉子”、“男人”。

特别是《亮剑》上映后,他更是广受欢迎和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李幼斌版的亮剑是“抗日剧的巅峰之作”,是“抗日剧的天花板存在”,这话还真的是一点水分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大西北的“糙汉子”,李云龙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

而作为一名指挥军官,他在军事战略上,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及眼光,让人深感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角色是最难拿捏和演绎的,可就是如此,李幼斌还是把“李云龙”这个角色给演绎的淋漓尽致。

甚至还一度让人以为,李幼斌不是演的,“李云龙”就是如此,“李云龙就是李幼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随着“闯关东”的上映后,李幼斌又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朱开山”。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李幼斌就是李幼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李幼斌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很经典,仿佛那个角色“活过来了”。

他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公众认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戏骨”,终究还是逃不过“资本的运作”,以至于慢慢消失在荧幕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李幼斌大火起来之后,资本家在他身上看到了“流量”,于是便想让他上综艺。

对此,李幼斌直言拒绝,他觉得演员就是演员,不应该“商业化”。

甚至直言:他们都奔银子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不追名逐利、因为只想好好演戏、因为只想当好一名演员、他得罪了资本。

如今,这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老艺术家”已经慢慢沉默了,在流量的大海里,他独木难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再过几年,我们就彻底看不到他的“经典”了。

如今的资本流量,掌控着所有的一切,其中就包含一个演员的操守和演技,让人不禁感叹,娱乐圈这是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陈创

对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

但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哮天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10月4日,宝莲灯上映。

这部剧一经上映,就受到大众追捧和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人人都在感动“沉香救母”之时,有一个角色也被大众所熟知,那就是由陈创所饰演的“哮天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剧中,为了饰演好哮天犬这个角色,陈创反复揣摩和练习,最终,他成功了。

时至今日,虽然也曾有过许多哮天犬出现,但大家心里唯一认可的,还是由陈创所饰演的哮天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要说陈创的巅峰之作,那还是《福贵》这部苦情剧。

在剧中,他把福贵这个低阶层农民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当失去儿子之后,作为一个父亲的反应,更是让人看了不禁落泪。

想起儿子有庆死前的画面,他不舍的一遍又一遍的摸着儿子早已冰凉且僵硬的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天亮之时,他还是不得不把儿子给葬到了父母的坟前。

福贵哭了一夜,心碎了一夜,也一夜白了头。

这一段画面,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当时又有多少人为之落泪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创的演技毋庸置疑,可却因资本的干扰,除了《福贵》之外,他一生都只能演配角。

对此,陈创不曾怨过命运的不公,只是一直默默的做好自己一名演员该尽的本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幸2022年,借着《唐诡》,他再度出圈。

而此时大众也才知道,原来陈创一直都没有息影,只是沉寂了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演技、有才华、低调、本分,这样的演员难道不值得拥有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吗?

难道非要等到所有的老戏骨们全都一一沉默了以后,才能后知后觉他们的“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真到那时,恐怕一切也已经为时已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娱乐圈的受众群体是大众,大众才是最佳的评委。

请不要让资本的“贪利”,玷污了娱乐圈最后的净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柱,现在的电视,才有人偶尔还看一下。

请不要为了所谓的“流量”,让大家全都戒了电视,谢谢。

小编列举的这些“正在慢慢消失的老戏骨”,也只是娱乐圈的冰山一角而已,但随着他们的慢慢消失,也已经敲响了最后的警钟,或许,娱乐圈也该好好整顿整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铁们,你对此有何看法呢?说说呗,大家一起聊聊。#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