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所知中,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发生了非常有名的“怛罗斯之战”,结局还是唐朝输了,最终唐帝国在西域地区的扩张结束,阿拉伯人将东方的工匠俘虏而去,为日后西方的文艺复兴等复兴运动埋下伏笔。但在实际上,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发生了不止一次战争,但在多次的战争之间,唐帝国仅在怛罗斯之战中输过,但是这场战争也是目前被流传的最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元三年,吐蕃与阿拉伯帝国共立了阿了达为王,随后发兵攻打大唐是藩属国拔汗那国,拔汗那王不敌联军,就向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求救,时任监察御史的张孝嵩对安西都护吕休璟说“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随后唐军出马,击败吐蕃与阿拉伯联军,大军会师阿姆河岸,并屠灭敌人三城,吐蕃,阿拉伯帝国等不得不退避三舍。随后,唐军威武威震西域,八国遣使请降。

开元五年,吐蕃又联合阿拉伯帝国与突骑施进攻安西,再次被唐军击败。

开元六年,阿拉伯帝国准备入侵唐朝领土,但是被突骑施人围住,最后不得不靠赔偿金银才得以逃脱。

开元十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阿拉伯帝国叶齐德二世死了,希沙木继任哈里发,再次派遣穆斯林东征军进攻东拔汗那,将东拔汗那都城围起来,唐军与阿拉伯军队爆发渴水日之战,阿拉伯军大败,主将战死,那些原本依附阿拉伯的小国此时为了自保,纷纷重新依附于唐朝。此次大败,让阿拉伯帝国东扩之路停滞了半个世纪。

天宝初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逼迫小勃律迎娶吐蕃公主。小勃律国地处于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其西北二十余国在吐蕃的武力压迫之下臣服于吐蕃,中断了与唐朝的朝贡关系。天宝六年,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招讨使,率领一万步骑远征西域。高仙芝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他率大军从安西出发,仅用百日便到达了小勃律国西北的连云堡。连云堡地势险要,尽管吐蕃派重兵把守,但是高仙芝更胜一筹,只指挥唐军仅用半日占领了连云堡。此后吐蕃聚集了十万军队准备反击,高仙芝利用黑夜视线模糊指挥大军渡河,又派李嗣业的陌刀队发起进攻,将吐蕃打的溃不成军,随后高仙芝攻占了小勃律国,在西域名声远扬;得此功绩,玄宗任命高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天宝九年,高仙芝再度出征,灭掉了车师国,这也标志着唐朝在中亚扩张达到了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了倭玛亚王朝(白衣大食)。在突骑施败亡之后,阿拉伯人卷土重来,以武力压迫中亚各国重新臣服于阿拉伯帝国。为了打破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高仙芝以石国没有遵守藩臣礼节为由,发动了灭石之战。石国逃脱的王子向阿拔斯王朝求救。

为了应对大食军队,高仙芝选择主动进攻,高仙芝率领联军三万长途奔袭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阿拉伯军队相遇。阿拉伯方面早有进攻安西四镇的意图,在得知高仙芝出击之后,迅速组织了十万大军赶往怛罗斯城,最后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展开决战。前期的唐军在高仙芝的指挥下一度压制住了阿拉伯骑兵,但是人数上唐军三万和阿拉伯的十万大军依旧无法相比,战至第五日傍晚,葛逻禄蕃兵突然反叛,使唐军的步兵与骑兵断绝了联系,阿拉伯联军趁唐军内乱之际,利用骑兵主力迅速突破唐军步兵。在阿拉伯联军与葛逻禄两方夹击之下,高仙芝不得不率副将李嗣业等人退往安西。此战唐军回到安西只有数千人,损失万人以上。但怛罗斯之战并没有使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受到动摇,另一名猛将封常清继续带领大唐军队在西域扩张,直至安史之乱才不得不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