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数字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这些都是常被人们谈论的新概念。更不必说几乎家喻户晓的算法推荐与人工智能,相比之下,“云网络”似乎显得更为抽象和神秘。

接下来,我们从一名充满热望的云网络后端工程师王明明的成长故事中,或许得以窥见这个庞大“云”的一角。以下是他的自述。

作者|霓羊

“你是程序员?”

“那你是搞哪个软件开发的?还是做算法?大数据?”

这些看似很好回答的问题,每当我遇到时,却总是有些尴尬和纠结。

我是一名云网络后端开发工程师,主要负责云网络知识图谱的研发,为智能化网络运维提供技术支持。不同于经常受到关注与讨论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甚至与云计算、区块链相比,云网络似乎都显得没什么存在感。事实上,在“云”这个大概念下,云网络与云存储、云计算并重,分别承担各自的角色,支撑着“云技术”如期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本科研究生都是软件工程专业。2022年4月,我入职国内头部大厂实习。忐忑又兴奋,员工很厉害,同期实习生也很优秀,各种担忧和紧张便涌上心头。

好在,发现同事没有想象中那样冷漠,对我还算热情。尽管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我确实有很多不清楚和尚未掌握的技能,但凭借着那一点天赋,对于云网络这个未知领域,我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

在介绍我的工作内容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个概念:数据中台。它是一个集成管理所有网络数据,提供数据接入、存储、分析、模型和应用服务的平台。通过对外提供知识图谱等数据应用层服务,向前台业务提供丰富准确的数据,支撑前台业务实现数据化,智能化网络运维与运营。而知识图谱是应用方面的一个服务,负责数据化、智能化、支撑网络运维运营,为前台业务提供服务。目前它主要服务于变更影响面分析、变更阻断、一键诊断。

我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对前台业务提供技术支持,而我负责对其中的知识图谱这一部分进行功能性扩展,例如做知识融合与多路径分析。我们所面向的图谱用户不是个人,大多是企业方便用来进行数据的可视化管理。

以变更阻断为例,当用户调整参数配置时,如果判断对系统有危害,那么告警系统将对此次变更做出告警,并进行阻断;倘若判断对系统无害,那么将允许发生变更。这依赖于告警服务,也是前台业务,它监听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和实例(如云网络中设备的属性、ip)。

当云网络中出现丢包、流量抖跌,告警系统要及时向用户抛出警告。但是,当告警只能针对具体的对象(也就是设备),对于实例无法提供有效告警信息时,通过多路径分析,告警系统产生的告警信息中将增加与其关联的所有实例的内容。在实际生产中,每个节点处在多条链路中,因此通过多路径分析,可以使告警内容更加全面,帮助变更平台决策,是否阻断此次变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我的工作日常,便是将前台的每一个需求在本地环境写好,然后在预发环境测试,最后在生产环境上线。在上线之前,需要经过反复的测试,通过专业负责的的QA人员,他们及时发现问题然后与我们沟通,进行改正,确保最后上线无误。

我的工作需要经常和前台同事打交道。假设每天工作8个小时,那么一天当中或许有4个小时都在开会,和前台、外包、中台同事一起。我们会一次性领许多需求,大概3-4个任务,自己安排时间,在一定周期之内,把任务做完。

从技术角度而言,前台业务更多的是解决业务痛点,注重技术的广度,考验程序员针对不同情景选择不同解决方案的能力。中台聚焦于研发具有通用能力的组件,注重技术的深度,需要程序员思考更多底层逻辑。除此之外,我也想要从一而终把一个事情做好。相较于做前台业务,更喜欢底层基础的工作,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相比之下,帮前台实现诉求,怎样设计出他们需要的工具,好像是考验更大的一件事,这种充满挑战的感觉更加吸引我。

“万物上云”是未来的趋势。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存储在云端时,我们需要保证这项技术服务的透明度与稳定。事实上,云网络早已初具规模,只是相比于大数据可以加速计算带来可见的结果,云网络无法那么容易被感知,两者诞生的愿景也本就不同。

例如,当我们打语音通话时,并不会考虑这个对话是通过什么网络协议传播过去的,也不会考虑传播过程中的带宽的高低,更不会考虑语音传输可不可靠。不用考虑技术上的东西,就可以实现通话,从这个侧面就可以反映出网络通信这门技术的成熟。可以完全做到不被用户感知,这也将是未来云网络发展的方向。

无论是云网络还是大数据,程序员真的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尽管编程有不同的语言,但只要底蕴够足,便可以触类旁通。所以需要一直学习,一直进步,才能追赶上行业的变化。

在实习期间,我们组里一个比较厉害的前辈正在研发新一代混合存储平台。有机会听过他们的述职报告,尽管不了解具体在用什么样的技术做什么样的需求,却可以感受到,这些人走在领域最前端,正在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这种能力对于我这样一个新人来说,有种难以望其项背之感。

但,或许是因为年轻,又或许是因为对一个领域的热爱,我从不惧赶朝暮。最终,实习结束后经过评议,在互联网的寒冬里,我守住了这份机会,成功转正。让那个有不计其数的人才发光发热的地方,从此也有了属于我的一丝光亮。

/ 你在什么时刻感受到“云”生活中发挥作用?/

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我们将会选出高质量评论读者

赠送边码故事文创帆布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