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专辑属于郑少秋与张德兰的合辑,有一半的歌曲是1976年上映的TVB电视剧《陆小凤》的音乐原声带,收录十一首歌曲,除了“弹剑江湖”由王粵生谱曲,其余的谱曲由顾嘉辉一手包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陆小凤

无线电视剧《陆小凤》主题曲

演唱:郑少秋

作曲:顾嘉辉

作词:卢国沾

编曲:顾嘉辉

1976年上映的TVB电视剧《陆小凤》是王天林执导的一部武侠片,刘松仁、黄允财、黄元申、韩马利等参加演出。

讲述的是重情又风流的陆小凤行走江湖所经历的古怪惊险的事情。

情与义,值千金,刀山去地狱去有何憾。

为知心,牺牲有何憾,为娇娃甘心剖寸心。

血泪为情流,一死岂有恨,有谁人,敢过问。

尘世上,相识是缘份,敬杯酒,千杯怎醉君。

野鹤逐闲云,生死怎过问,笑由人,谁过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决战前夕

无线电视剧《陆小凤之决战前后》插曲

演唱:郑少秋

作曲:顾嘉辉

作词:卢国沾

编曲:顾嘉辉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是香港无线电视于1977年根据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改编所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全剧共8集,王天林编导监制,刘松仁、郑少秋、黄元申、黄允材、黄杏秀等主演。

命运不得我挑选,前途生死自己难断,茫茫沧海身不知处,落叶归根是家园。

人如沧海柳叶船,离群隐居自己情愿,前途偏偏多挑战,若问吉凶我亦难判断。

英雄豪杰,有谁独尊,人虽死,情不断,无意赴黄泉,男儿天职保家眷,儿啼妻哭内心撩乱,难寻进退失方寸,前途生死我亦难判断。

英雄豪杰,武林认至尊,问生死,谁敢怨,含笑到黄泉,男儿天职保家眷,儿啼妻哭内心撩乱,难寻进退失方寸,前途生死我实难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鲜花满月楼

无线电视剧《陆小凤》插曲

同曲:落花泪影

演唱:张德兰

作曲:顾嘉辉

作词:卢国沾

编曲:顾嘉辉

张德兰(Teresa Cheung),本名张圆圆,1960年11月10日出生,中国香港女歌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是香港歌坛赫赫有名的红歌星、演员。在1983版《神雕侠侣》中饰演与书生私奔的富家小姐。她的歌声温柔甜美,婉转悦耳,清新雅致,犹如一阵阵春风吹入人们的心田。

她有不少港人耳熟能详的名曲,最有代表性的是电视剧《网中人》主题曲《网中人》、《神雕侠侣》主题曲《何日再相见》和插曲《情义两心坚》。她曾经有三首歌曲登上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榜。

她参加电视节目(《欢乐今宵》等)、拍电视剧(如《陆小凤》、《武侠帝女花》、《神雕侠侣》等)、灌录唱片、还尝试自己作曲(如歌曲《水天一色》等);她美丽大方、清纯可爱、温柔善良,在她身上有种东方女性的古典美和贤淑气质,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和乐迷的喜爱!被尊称为香港歌坛的玉女偶像派歌手的“开山鼻祖”、“玉女掌门”。

春风到人间花开透,幽香四溢百花满月楼,秀丽百花相伴丝丝柳,无穷春光实难求。春光过后会再回头,知心爱伴世间最难求,你莫要等花落心酸透,要趁春花开锦绣。莫要等,莫要等,莫要等飘雪时候,并蒂花,知心友,心事你可知道否。枝枝爱情花已并头,丝丝爱念寄花满月楼,爱慕美景心事轻轻透,祈求知心心相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悼薛冰

无线电视剧《陆小凤之决战前后》插曲

演唱:郑少秋

作曲:顾嘉辉

作词:叶绍德

编曲:顾嘉辉

叶绍德不但精于编写粤剧曲本,对于填写粤语流行歌曲词,也有心得。 叶绍德说,流行歌曲和粤曲,创作的过程都是十分艰难的,先谈粤语流行曲,这类歌曲流行是香港的光荣,可以将流行曲的地位提高,但在创作过程中会有不少困难出现,由于粤语流行曲地方性浓厚,字音难摆得正,个个字音要准确,反之会听得很不顺耳,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位中要谱写出全剧的中心意思,很是困难,就以长剧《三国春秋》为例,在短短的五十六个字当中,要说明当时魏蜀吴的形势,有时真会考起作词家。在众多作品中,德叔认为陆小凤中《悼薛冰》一曲,写得比较合自己心意,歌词内容掌握得比较好。

一杯冷酒满衾泪痕,未老红颜恩情断,摧花暗使杀人针,纵然雪清仇与恨,天香难再世间寻,南来雁雁离群,欲向天宫阴曹问,音容不见泪纷纭。

衣冠有冢葬花无坟,侠客难忘恩和义,偷将剑胆慰琴心,有情种出连理树,知音惟有你一人,琴弦断续无能,地老天荒空余恨,英雄泣血悼芳魂。

05.愿君心记取

无线电视剧《陆小凤之决战前后》插曲

1978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之一

演唱:张德兰

作曲:顾嘉辉

作词:卢国沾

张德兰在家中十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小时候的圆圆长得脸圆圆非常可爱,而且模仿力强及很有表演天份,所以在四、五岁时姐姐帮她报名参加童装公司所举办的歌唱比赛,就以一曲“妈妈好”夺得冠军,后来姐姐将圆圆送到由电影演员黎灼灼开办的舞蹈学校去学跳舞。圆圆真是天生吃这行饭的,四、五岁的她对复杂的舞步很快已练得非常熟练,而且还懂得对咀型来装出一副载歌载舞的模样,所以老师对圆圆十分宠爱;并经常安排演出机会给她。从五岁至九岁的圆圆除了参加歌舞团,每晚都在启德、荔园或歌厅演出外;而且还有参与一些电影的演出。

张德兰十岁开始加入无线电视,除了参与电视剧的演出外,对她最大的得益就是加入“欢乐今宵”演出。由于“欢乐今宵”是直播节目,并且经常要现场卖广告,这对她的记忆力锻炼甚好。此外,节目中(多咀街)及(怪招)等环节,都加强了圆圆不少的应对能力。

流泪眼留住痴心伴侣,我的话愿君心记取,既然君遭劫难难自救,我愿死生也伴随。

说不尽,是我情,我只盼能复欢聚,谢我爱,爱千丈,若要死愿双双死去。

06.落花泪影

无线电视剧《陆小凤》插曲

同曲:鲜花满月楼

演唱:张德兰

作曲:顾嘉辉

作词:卢国沾

十三、四岁时的张德兰开始步入尴尬年龄,本来演出机会会大为减少,但却幸运地与沈殿霞、汪明荃、王爱明组成“四朵金花”这个组合,除了在“欢乐今宵”以歌舞演出外更拍摄了以四姊妹为主题的电视特辑。“四朵金花”除了令圆圆学会团队精神的重要外,更加强了她对自己歌唱造诣的要求,亦于此时圆圆正式跟许佩老师学唱歌。

张德兰在十八岁时灌录了‘陆小凤’插曲“鲜花满月楼”、“愿君心记取”及“落花泪影”并于那时选用她的圣名(德兰)为艺名。

张德兰十九岁时为新加坡的唱片公司灌录了第一张个人大碟《心花放》。而在香港灌录的第一张个人大碟《茫茫路》则是香港电台广播剧的主题曲。其后德兰为香港电台广播剧,TVB 及 RTV为电视剧集灌录了多首主题曲,并在香港及国内共录了二十多只个人唱片专辑,并且获奖无数。

枝枝有情花开遍,枝枝盼望有天种在田,与露水朝夕得相见,祈求生于自然。

风吹扫落花千片,忆起往日百花满楼前,那情景虽然不得见,情怀痴痴不变。

怀念,怀念,梦境一再怀念,梦境,相见,希望往事重现。

依稀眼泪湿襟前,依稀往事叹息有谁怜,暗自敞今日不相见,祈求他朝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7.大报复

无线电视剧《大报复》主题曲

演唱:郑少秋

作曲:顾嘉辉

作词:卢国沾

编曲:顾嘉辉

同曲:(1979.09)张国荣《情人箭》

《大报复》是1977年TVB出品的恩仇题材电视剧,根据世界名著《基督山伯爵》改编,由叶洁馨 、梁淑怡联合执导,郑少秋,黄淑仪,余安安,于洋等主演。

飘过茫茫沧海,失落痴痴爱,劫后一生多变,恩仇尚在。

跑过丛林深山,一步一感慨,世途多险恶,几时有仲裁。

内心多愤慨,仇恨依旧存在,让鲜血洗既往,内心常期待。

痴心只有悲哀,斩断痴痴爱,试问谁可保证,真情永在。

08.悲歌诉心声

演唱:郑少秋

作曲:顾嘉辉

作词:叶绍德

一首粤曲的构成也非常艰难,粤曲有传统的写法,用字困难,又要限韵。叶绍德表示非常欣赏唐涤生的作品,认为唐涤生词藻很美,在创作粤剧的时候,他也承袭了唐涤生的作风,务求达到歌曲旋律优美,词藻秀丽。要写好一部粤剧,多看点古典文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德叔举了一个例子,创作《李后主》之一曲《去国归降》,他曾经参考了《五代十国志》把当时的历史和李后主作了研究,写了这首作品。

出了新唱片之后,他还听了很多次,《去国归降》由任姐、仙姐主唱,虽然获得好评,但叶绍德认为曲词中仍有缺点,例如其中一句“夜来苦将警句研,倩谁填”,把李后主写得太软弱,有损形象,决定改为“断肠景色锁眼帘,乱愁前”。另外,“蝶舞已无多,莺狂惊日短”也不好,以后如再重新灌录这张唱片的话,会改为“日月敛光芒,山河惊变色”。粤曲除了要注意唱词,音律,如果碰上改编历史故事,还要表达出故事人物的性格,要分人物写,边写边改。有错马上指出,才能写出好的粤剧作品。

悲歌诉心声,唱出伤心韵,悲破镜,惜钗分,对月怀念佳人,永难忘抱温馨,与妹相爱共印心,相看含情,相对销魂。

喜见花放并头,惊心遭风雨,并蒂花开,雨打风侵,分散泪满襟,燕重来,痛相分,爱深偏惹恨更深,青山埋愁,碧海珠沉。

09.文秋郎

演唱:郑少秋

作曲:古贺政男

作词:黎彼得

黎彼得的第一个填词作品,是发表在其专栏,改自汪明荃《相思泪》的《伤心泪》。有读者将这作品寄给无线电视演员谭炳文,谭在《欢乐今宵》内唱出,并在第二天晚上,应观众的要求再唱。黎当私人司机时,老板的车位跟陈友的相邻,由是认识了温拿乐队。

1977年,黎彼得经许冠杰介绍,被刘天赐引进无线电视为《欢乐今宵》度剧本。之后,许冠杰的流行曲多由二人合作填词,由1976年的专辑《半斤八两》开始,至1982年的《难忘你·纸船》专辑为止,共合作七张。前六张专辑,词是许、黎联名合作。最后一张,部份许冠杰词、部份黎彼得词。两人合作为时七年。

命平胆壮,走遍万邦,存仁义称好汉,四处流浪,不必怕乱世,杀妖魔慰众望,须知世界万恶,认真要预防,恨路茫茫多险诈,莫气丧,孤身冲破路障,虽则艰辛搏命上,挥刀破孽障,豪情万丈,除害身心欢畅。

10.弹剑江湖

演唱:郑少秋

作曲:王粵生

作词:叶绍德

王粤生 (1919年1月8日一1989年12月12日),原籍重庆,出生于广州,中国音乐家、教师。

童年时父母离世,十二、三岁的他在香港威灵顿街一间顾绣店当学徒,期间店主发现他的音乐才华,遂资助他学习乐器。后来他受雇于一个小歌坛,负责间场时的谱子演奏,自此便开始了他的从艺生涯。

除了在歌坛工作,王粤生也在「觉先声剧团」及「大龙凤剧团」等粤剧戏班担任伴奏乐手。此外,他曾粉墨登场,参与电影之演出,曾参与的电影有《人结人缘》、《入乡随俗》、《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等。

王氏堪称音乐奇才,擅长的乐器有小提琴、扬琴、古筝、爵士鼓、色士风及琵琶等。他曾经创作或改编的小曲和粤曲有一百多首,其中《红烛泪》、《银塘吐艳》、《新台怨》、《妆台秋思》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丹心侠骨,知己照肝胆,愿闯入龙潭,上刀山,夜半梦醒,魂销绝代颜,草上飞江湖闯荡,孤单似零雁,天地间,来复去,剑影踪,雾里花,恍似仙女临凡,惜花伤春晚,春去不再返,身在江南,暮牵塞北间,今宵朗月照青衫,不敢抱月把花攀,天高地大留侠影,浪迹在世间。

11.初恋

演唱:郑少秋

作曲:顾嘉辉

作词:卢国沾

顾嘉辉在作曲及编曲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创作了千余首歌曲,作品融汇东西音乐风格,受广东粤曲的影响颇深,曲调优美、流畅,调式大气、简洁,富隽永、回环之美,韵味独到,为香港乐坛发展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有香港歌坛教父之称。他的作品唱红了一批香港流行音乐歌手,从郑少秋、罗文、张国荣到梅艳芳,驱逐了英文歌的白色阴影,开启了粤语的流行乐坛

蓝天,绿透青青小草,流水,河畔你我漫步,南风,仿似唤醒我,爱心,提示要早。

晴天,问句应该几高,情海,无尽波光滔滔,如今,心里亦知道,两心,凝着爱慕。

生爱念不知应该怎好,这份情不知怎么告诉,轻折花儿一朵以示情意,小小爱心向你问好。

晴天,问句应该几高,情海,无尽波光滔滔,如今,心里亦知道,两心,同浴爱海,要尽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