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连出七代明君,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应该都是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秦国的这几位君主表现都不差,用贾谊《过秦论》中一句话来说就是奋六世之余烈。人们常常嘲笑的秦武王,虽然确实在位时间短,也有点过度好战。可他在位三年没出过大错,反而有比较出色的一面,比如说平定蜀乱。

从这点来看,秦国确实算得上是连出七代明君,可惜后来建立王朝却出了个大昏君一代而亡。不过这里就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点,秦国是大一统前唯一连出七代明君的国家,接它班的汉朝却是大一统后唯一连出七代明君的王朝。那么汉朝这七代明君分别都有什么功绩呢?七代之后的昏君又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皇帝刘邦

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功绩自然不用说,每一个开国皇帝都不会简单。很多人常说刘邦自身无甚才能,但其实帝王权术本身便是最大的才能,足以让刘邦驾驭懂军事的韩信、懂谋略的张良、懂理政的萧何。而刘邦的主要功绩在于一统天下,恢复社会经济,安抚人民生活。在汉朝无能为力的时候缓和汉匈关系,休养生息,奠定汉朝的基础。

孝惠帝刘盈

刘盈比较短命,在位时间也就比他爹多一年,世人对刘盈的印象大多是软弱。可这样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他努力维和太后与勋贵之间的平衡,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氛围。从而实现与民休息的局面,在位期间实施仁政,减轻赋税。用薛福成的话来说就是:若令享国长久,其治当不在文帝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文帝刘恒

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盈与刘恒才是比较像的一位,皆慈仁。他最突出的是三点,仁、孝、节俭,文帝问母亲亲尝汤药还入了二十四孝。到他这儿汉朝才建国没有多久,依然不适合与匈奴来一场大战,遂延续哥哥的路。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实现国家强盛。这才有了文景之治的初端,汉兴,至文帝而天下大定。

孝景帝刘启

刘启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但他又比父亲和叔父多了一点雷霆手段。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采纳晁错建议削藩,并在七国之乱发生后迅速平定。当然他这一代发展比刘恒那时候好多了,却还是无力跟匈奴打,只能对匈奴进行安抚。

孝武帝刘彻

汉朝忍了四位君主,到刘彻这儿总算是能放开些手脚,文景之治后国家得到大力发展。刘彻又是能干的,世人常云,他算是少数能与秦始皇比拟的君主。先颁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接着不拘一格录用人才。由此开辟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令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开辟了辽阔的疆域。然而晚年刘彻也有些昏聩,迷信神仙,农民起义爆发、太子刘据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昭帝刘弗陵

由于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刘弗陵颇受限制,但也并非大权全掌握在霍光手里。大抵是因着刘彻晚年的作,刘弗陵也不得不休养生息,在位期间正值比较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开启了昭宣中兴的局面,本来昭宣中间是还有一个汉废帝刘贺的。只是这刘贺为霍光扶持,为霍光所废,压根没怎么掌权。在位时间也只有27天,因而谈论到汉朝明君,得跳过他。

孝宣帝刘询

刘询的人生那是真坎坷,他是刘彻太子刘据的儿子,尚在襁褓便受巫蛊之祸在监狱待了四年。出来后又在掖庭长大,本以为一辈子都要在市井中混,不料被霍光瞧上成为了皇帝。这霍光也是看走了眼,以为好控制,实际上刘询转头便除了霍光。在位期间贤臣辈出,励精图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反对专任儒术,对外大破匈奴,导致匈奴呼韩邪单于称臣。

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著称的西汉,他是与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并列为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可刘询也有个败家子。前面七代明君发愤图强,打得外族不敢来犯,到汉元帝刘奭这儿就不行了。他为人才是真的软弱,宠信宦官,导致皇权衰弱。朝政混乱不堪,西汉从此走向衰落,他之后汉朝勉强还经历了五位君主。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