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经》中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

这话什么意思?意思是如果有一个高点的目标,最后有可能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目标本来就中等,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要是选择了最低的那个目标,那就谈不到达到什么水平,因为在水平之下,还谈什么水平。

这里的目标是什么?是人生方向。

劳荣枝选择的是个什么目标,选择的是最低的那个目标,为什么她会选择最低的那个目标,因为她的认知水平太低,为什么她的认知水平太低,这是她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如果按一般理解,作为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师范生,劳荣枝知识水平不低,怎么也不能和认知水平低挂钩。

但是在这儿得强调一点,认知水平高低和知识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知识都是从学校,从特定的教材学来的,作为学生,不用去甄别学的东西是高还是低,是不是知识,是不是你想学的,学就完了。这种知识其实就是种技能。

而认知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有太多可以学需要学的东西,不管是高层次的,还是低层次的,虽然良莠不齐,可事实上都是知识,而且学起来还非常快,因为这种知识现实的实用性非常强,至于学什么,学哪个层次的知识,那就是个目标选择的问题了。

从一堆有好有坏的知识里挑出自己想学的,怎么选择?是什么在起作用?决定因素就在于你信什么,你是什么人,你就会选什么层次的东西。这是有必然联系的,不会出现你信什么,你是什么人,结果选那个东西和你是个什么人是反着的。

所以提高认知的前提是先甄别出自己想学的那个东西是高层次的。甄别问题就是个信仰问题,因为甄别的是你相信且要依赖的那个真理。

也就是说,提高认知不是学习问题,而是信仰问题,信仰问题是一个人他严重依赖于什么,他就信仰什么。

由这咱们再看劳荣枝,她当初信什么,她信她们那里的那个环境下的人际关系的规则。她眼中的人际关系规则就是谁混得好,谁就能搞来钱,谁就有社会地位。这成了她依赖的真理了。

当时不是社会人混得好吗,能搞来钱吗,那她就选择和社会人混,严重依赖于社会人,跟着社会人学怎么混得更好的这种知识。

至于怎么当个优秀教师,她不想当这样的人,她就没往这方面想,也就不可能把怎么当个优秀教师的那种知识挑出来学。

在这不得不说,劳荣枝的认知来自于周边环境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周边环境是外因,生活方式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劳荣枝没有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提高认知,对她来说就是个伪命题。

劳荣枝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她选不出高级的知识去学,再努力,再认真,学的不是好东西,目标都是错的,结局就注定好不了,只是坏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把劳荣枝的人生轨迹总结一下,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是她的生活方式,这是前提,生活方式决定了她这个人的信仰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她信什么,决定了她去选什么,选出来的东西,就是她要去学的,然后向着她学的这个方向发展。

劳荣枝选了什么?选了当个社会人,跟着社会人混,跟着社会人学混社会,因此她的发展方向就是社会人的方向,那她现在这种结局还意外吗!

对所有人来说,社会上的知识,人是必然要学习的,再懒再不爱学习,他也必然是要学习的,只不过是学什么的问题。想学高级的东西,就得提高认知。怎么提高认知,那就得把生活方式调好,这样才能挑出那个高级的东西去学。把生活方式调好是关键,本身生活方式不好,又调不好,那这个人的认知就不可能高。

生活方式和认知水平是有对应关系的,生活方式好的人,认知一定是高的;生活方式不好的人,认知一定是低的。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好,认知就没有提高的可能,再给他时间观察,那也提高不了,因为前提在那就没动,提高就谈不上。

有了不好的生活方式怎么调整?尽量简化人际关系、做到极度专注、长期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儿,在独处中发现自我,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并将这个东西视为真理,逐渐发展为有信仰。

这对应的逻辑是从理性,全面,客观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需求,自我在前,而不是关系在前,分析各种可能性,向真理靠拢,去依赖真理,从而实现提高认知。

只有不受干扰地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认知上位,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去学习,唯有如此,才能期待出现好的结果。

最后,看看现实中的情况。

国足为什么不行,别从球场上找;文艺圈为什么出不了精品,也别从作品上找。就从这些圈子里的人的生活方式上找原因,答案就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