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兄/文

上世纪90年代,两拨年轻人约在工人文化宫对峙,先礼后兵,双方要自报家门。

“我二公司的”“我铁路的”

他们如此拼,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这一片区最猛的人,如今看来觉得荒诞。

而这些年轻人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新市区的”。

当年混迹老城区颇有威名,如今已经温良恭俭全占满的老哥告诉猛将兄,新市区那片儿打架太猛,越往西越混不吝,越是厂区越是人多势众,自己当初即便再狷狂亦不敢涉足。

这真是当年的风气,“切口”也具有时代感。很难想象如今两拨人再干仗,互相通报时大声喊着——

“我城北阅海片区的”“我城南七十二连湖那块的”

一看这对话,更容易想到的是两拨房屋中介在斗嘴。

01

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就能看出对所居住地方的不同。

至少在猛将兄的记忆中,那个时候哪里有什么小区,都是家属院。人们居住在以工作单位为原点的地方,形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居住环境,老李家今天吃的是饺子,老张头家炸带鱼了,小哈子又不听话正在挨揍嗷嗷叫。味道和声音,就是居民生活传递信息的纽带。

那个时候的厂区大院,都是一水的三四层的小楼,没有买卖,只有赠予。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建公房、福利房慢慢消失了……有些厂区的下岗工人,拿着遣散费换来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却也无力再离开这个地方了。

有本事的人,都住到了某某小区里,搬到了某某花园中。

在1995年的老城,当时的银川建设发展集团公司也开始建起了他们的第一个住宅区——东安小区。老大姐告诉我,当时这里居住着宁夏日报、银川晚报的诸多记者编辑,大家闲暇时分聚在一起,喝喝茶打打麻将。

那时候真是,报纸不愁没人看,压力无限小。

02

当时的商品房,大多叫某某小区,再后来,就开始突出了“家园”“花园”了。

银川第一个欧式高档小区就叫——

永康家园!

这个小区就在永康巷内,2003年,顶楼一平米都能卖到1500元,足足可换300碗袁志伟羊肉泡馍。要知道一年后我上班一个月的工资足有让我心满意足的650元,租住的西门桥头中卫巷的房子,一个月才150元,唯一的缺点就是——厕所天花板漏水。

永康家园独特高雅的配套设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让当时银川人耳目一新,参观者一批接一批。

而这个小区,同样是银川建发集团盖的。

另一个代表则是建发·城市花园,也距离报社不远,那拱门造型独树一帜,心中总是在想这住在上面的人都是哪般模样,是挥金如土还是西装革履?

相比中卫巷那个租屋里,打伞上厕所的环境,多少年轻人拼搏的梦想在更好的房子?

03

家园和花园的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具体可供想象的命名方式又出现了。

就以银川建发集团的项目为例,宝湖湾、枫林湾一直到南泊湾;还有碧水蓝天、宝湖庭院、兴阅府,这些小区的名称变得抽象了许多。

但相比瑞士花园、东方威尼斯、托斯卡纳庄园、摩尔庄园、辛格瑞拉……这些名称的谄媚之意,却显得端庄了许多。

有段时间,银川到处都能看到以欧洲地名命名的小区,却很少见谁搞个赤道几内亚花园、莫桑比克小区、布基纳法索庄园,其中的企图,不言而喻。

名称越来越高大上,愈发的气势恢宏。

就像在金庸的短篇《鸳鸯刀》中,第一个登场人物的外号乃是“八步赶蟾、赛专诸、踏雪无痕、独脚水上飞、双刺盖七省”的盖一鸣。一听之下唬人万分,但其实武功却是不值一哂。

名片上印的头衔越多,履历上越是花里胡哨,这种人十有八九都是大忽悠。

04

如今的小区的名字,愈发简约却不简单了。

比如阅茗轩(预售证(贺)房预售证第2022006号)。

茗,茶也;轩,有身份之人车辇也。

阅茗轩,在我看来就是看茶品茶的高档之地也。象征着身份和地位,也有难能可贵实属少有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里,则是银川建发集团2021年重点打造的一个艺术轻奢住区,小区绿化率达到40%,容积率仅1.3,共推出建面约175㎡-315㎡“阅麓”墅院产品,和建面约116㎡—143㎡“茗轩”洋房两类产品。

它也是银川建发集团30年来打造的首个墅院项目。

从去年开始,阅茗轩便致力于打造拾光生活集,并且延展出三个主力社群:阅茗艺术、跃动生活和时光故事。

目的,就是深造“家”,让“家”从单纯的生活起居,变成人文、艺术和健康的生活住所。

如今,阅茗轩还推出了阅茗之礼,墅院客户可以享受家居清洁服务、室内艺术设计服务、庭院及内装服务以及阅彩城、现代城、悠阅城、枫林湾小镇免费泊车等权益。

▲感兴趣的网友可来这里一探究竟。

阅茗轩也即将迎来一期的全部交付。

深耕银川三十载的银川建发集团必然会严把工程质量关,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质服务赢得口碑。

这也是银川建发集团对美好社区生活的执着与信心。

因为这里交付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更是未来美好健康艺术生活的见证者。

努力建更好的房子,选择更好的环境,这也是拼搏的意义之一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告推广

□校对:英子 摇摇

□审核:老六 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