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里,房地产高速发展,带动行业采购模式的改变,从单个项目的招投标,变成集团集中的年度战略合作。通过最低价中标动作的战略集采,对于降低成本,减少重复采购,确实起到积极意义。

传统最低价中标的战略集采,已经没有出路

最低价中标,中国独有审计体制下,创造的不用担责的劣质招标采购模式,灭掉了工匠精神,也灭掉了优质产品。

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多伦次的最低价中标运作后,集采已经变味了,报价投标企业与施工企业完全脱离,集采合同不能约束项目施工,质量没保障,施工无法落地,施工企业中途加价,劳务闹事,不配合现场管理等等,让一线的项目管理者苦不堪言

基于上述问题,部分房地产企业调整了战略集采,仅将产品品牌和价格设置为集采内容,施工企业与施工费用仍回到早年的项目招标方式。

这种新集采模式,确保了投标报价与实际施工统一,确保了项目现场的配合性,施工资源也能本地化,开发商的城市公司与项目管理人员也有了话语权,能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改善了之前集采的弊端。比如中海地产、金茂地产等,项目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种新型的采购模式,并没有解决最初做集采的主要目的:

1、没有减少项目重复采购,耗费管理人员精力的问题;

2、集团公司的总采购成本并没有得到统一和控制。

同时,新集采带来新问题:产品品牌、价格、料耗完全锁定,给施工企业带来约束,形成合作隐患。施工料耗更是大问题,材料料耗与产品有关,更与现场施工条件、施工管理相关,与甲方的质量管理标准也相关。

比如,某家开发商与品牌厂家在集采中约定腻子料耗2.2公斤/平方,实际料耗依据现场情况调整。但施工企业投标时,只能以当前集采料耗核算成本报价。实际施工时,甲方对平整度的要求不是依据合同标准的料耗,而是强光照下的观感平整度,为了配合甲方的管理,施工企业不得不多做一遍腻子,料耗、人工严重超出预期,最终亏损。

那么,问题来了,厂家与施工方没有合同约束,厂家与甲方的合同,并不会保护施工企业。厂家让施工企业找甲方增补,而甲方只以双方施工合同为标准,由此造各种推诿,对三方都不是好事。

品牌集采或入库,还有多大价值?

地产已经进入下行通道,90%以上的民企都会消失,采购量正在急剧减少,战略集采的价值正在消失,留下来的地产商,基本是国企,由于体制原因,部分国企没办法做集采,只能做品牌入库,为了免责,大多数情况,操作人员都会选他认为知名度高的品牌,而不会考虑品牌本身的服务意愿和能力。

前一阵,一位设计朋友让我找一下华润和多乐士厂家业务负责人,说是一个厂房定了这两个品牌,需要谈合作,而华润和多乐士,对于工程终端服务,早就没兴趣了,一家明确表示,只能与他们的经销商合作,而另一家工程服务点都没了,交给外省人员兼管,打电话也不接不回。这样的品牌入库,还有什么价值!

还有一个项目,设计上是一款特殊产品,入库的三个品牌,从未做过该产品,也从没有推广过,不负责的做品牌入库,最终只会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源本地化的重要性

企业运营,成本固然重要,但品质、采购的便利与服务可靠性,也非常重要。如果不是稀缺性的资源,本地化采购就很关键。

房地产行业的涂料采购,劳务要放在首位,管理总部不在本地的,如果施工企业没有足够重视,后续的服务是非常被动的。而涂料本身,运费占比很高,长距离的运输,就失去了竞争力。招标企业要充分考虑本地化采购。

涂料行业同质化已经很严重,大小厂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对于这种高度依赖服务的采购,资源本地化就更为重要。与其选一个你从来没法接触决策层的大品牌,不如选一个本地靠谱的品牌,最好是材料与施工能一体化的品牌,他们的最高决策者为了企业生存,必会尽全力服务于项目

厦门本地一家国企,两年前招了一次涂料集采,最低价中标,结果中标的企业,工厂都在上海,上海到厦门的运费,摊到建筑上,至少多出1.2元/平方,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他就能发生。这样的集采,供应商不了解客户需求,资源不能本地化,又多出没有任何价值的成本,最终是没有办法落地服务的,事实上这个集采也是不了了之。

资源本地化,优选服务态度与服务能力,才是最好的采购模式。

战略集采,品牌入库,最低价中标,似乎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更多精选内容:

今日互动

《地产采购圈》面向全国500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业优质供应链企业提供服务,致力于让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价值被看见。业务咨询/申请入群/专业交流,请添加主编微信: taisam618 (添加时,备注公司、岗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