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贵州一水电站放水致两名教师被卷走溺亡。

家属称,因为之前上级检查时说校园装饰缺少本土元素,学校安排于4月13日下午安排6位老师一起去河里捡鹅卵石,遇到上游水电站突然放水,其中两位被水卷走,不幸溺亡。

而溺亡教师所在学校及相关部门称,学校没有安排捡鹅卵石美化校园环境这回事。

到底是谁在撒谎?

为什么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事情,直到现在还没有定性?引发舆情之后,相关部门才做出回应?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从网络上查询到的信息只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溺亡教师家属的说法,另一方面是学校相关部门的回应,同行6位教师中的其他四位才是事情真相的关键人物,为何不见一人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疑问一:谁在撒谎?

溺亡教师的亲属表示,当地迎接教育系统领导检查会议上有提议,捡鹅卵石来装饰美化学校环境,几名老师遂前往事发河流凹河捡鹅卵石,遇到上游的引子渡水电站放水发生意外。

涉事学校校长称,“那个我不清楚,应该是他们一起约着玩吧!”当地镇政府称,事发的河滩位置有凹河万亩樱桃基地,当时樱桃已经成熟上市了,很多游客到当地采摘樱桃,这些老师也有可能是去购买樱桃。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网上说的这个东西(为迎接领导检查,下河捡鹅卵石装饰校园)是不属实的。我们用正常思维来考虑,(他们是在)下班了之后,这么多人一起去。不可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对吧。”

双方说法明显有出入,那么问题就来了:6名教师去河滩,到底有没有带着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星期四,是上班时间,如果这6位教师是带着学校安排的任务,那么这6位教师就处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工作状态,这有可能构成工伤,学校因此要承担一定责任。如果只是私下结伴去游玩,和学校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如果说教师家属凭空捏造出一个“因为上级检查说校园装饰缺少本土元素”的缘由,还是需要一定想象力的。

如果确定安排了老师们去捡鹅卵石,必定会留下相关痕迹,比如工作群内的聊天记录,布置此项工作时的会议记录,即便没有会议记录,同时参会的老师也可以作证。

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况,溺亡教师家属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抚恤金,从而编出这样一个理由,肯定也是不可原谅的。

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双方至少有一方在撒谎!到底是谁在撒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疑问二:同行的其他4位老师为何不发声?

至于是不是学校为了迎接检查,从而安排6位教师去捡拾鹅卵石,幸存的其他4位教师才是关键人物,为何他们迟迟不发声?

其实这件事非常简单,当地可以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让同行的四位教师在发布会上解释,事情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我是相信幸存四位教师的,因为他们也是参与者,他们实话实说,也是对溺水同事在天之灵的告慰;从良知角度出发,面对同事生命的逝去,说谎的代价是一生的愧疚的后悔,相信这四位同行教师是最了解事情真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同行四位教师没有任何发声?

说出实情很难吗?

亲眼看着自己的同事被大水冲走溺亡,心理上有创伤也在所难免,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时间了,这4位最了解真相的同行老师,为何迟迟不发声?想想溺亡同事的家人吧,如果当初溺亡的是自己,并非两位同事,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自己的做法能让溺亡的同事安息吗?

疑问三:水电站方面是否有重大疏漏?

一溺亡教师家属称,当地几乎每年都有泄洪、放水导致有人被冲走的事件,水电站河边没有警示,没有巡逻等有效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暂且不说之前是否有类似悲剧发生,事发地有万亩樱桃基地,当时樱桃已经成熟上市了,很多游客到当地采摘樱桃。水电站放水之前有没有通过多途径发布通告?这是否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每一年的防溺水工作都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重点,如果水电站放水,学校各年级班主任都会通过微信群发布提示信息,此次事故的发生前,水电站是否发布相关信息?

如果以生命为代价,才能给别人带来警醒,这个代价就太大了。关于两教师溺亡之事,已经发生这么长时间了,溺亡教师家属和相关部门之间到底谁在撒谎,期待真相早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