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整天的烧伤科手术,其中最后一台的患者病情尤为严重。患者全身烧伤,只有面部侥幸保存完好。经过前几次的削痂清创术,患者的四肢都包着厚厚的纱布,手指烧得像干瘪的树枝。这个病人入室后很平静,可能是他已经经历过四次清创术的缘故,对手术室这个地方既有恐惧又有些许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术前,我的大脑一直演练着“烧伤患者的麻醉管理”:术中补液、输血、保温、肌松代谢异常等方面。然而,患者一进手术室就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脉氧探头够不着患者的脚趾头,残存的一个拇指一会儿还要消毒,患者的头发区域也需要消毒取皮,耳朵也没法用。其他监测项目都还好说,有一个干净的脚背供我穿足背动脉监测血压、抽血气,有一路颈内静脉顺畅的进行输血输液,但是麻醉期间缺少脉氧监测,我这心里就跟夜间开车不开车灯一样难受。

我们手术室的一些特殊监测设备一般都去麻醉恢复室求助。我的Mindray监护仪是软指套式的脉氧探头,无奈只能去恢复室借了一个捆绑式脉氧探头。这种捆绑式的探头有个优点,就是可以调整它的形状。我记得有一次我通过改变形状用它自制了一个夹耳朵的脉氧探头。这一次,我的灵感突然激发,不能用耳朵,还有嘴唇、鼻孔。慢着,鼻孔?或许真的可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捆绑式脉氧探头的发射管和接收管用胶带缠成Y状,让发射管与接收管分别插入患者的鼻孔里(如果鼻孔里有脏东西,可以提前清理一下)。当监护仪上SPO2一栏出现美丽的波浪,右侧显示完美的100%,我沉重的心情瞬间明亮起来,下面的麻醉管理也格外有干劲。

配合巡回护士输血、补液、加温,患者最终顺利苏醒过来,手术很成功,没有休克,没有血气值的紊乱,醒后疼痛耐受不寒战,即使今天我是楼长(整个手术室下班最晚的通常叫“楼长”),心里也没有感到一丝疲惫,或许这就是别人所说的职业自豪感吧。

可能每一名麻醉医师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小妙招,就像每一个掌门人都有自己的绝招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一位好的麻醉医师一定是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的。如果你下次遇到全麻期间脉氧探头不合适的情况,手头又有这种捆绑式脉氧探头,何不尝试一下我这种方法,不过要记得,用胶带固定一下,不然Y探头会从鼻孔里溜出来。

同行们,你们临床工作中都有哪些小妙招呢?欢迎一起来分享。

作者: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苏明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