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神雕侠侣》的时候,小龙女拼死夺回解药,杨过却一把扔掉,并感慨,如果小龙女治不好,他绝不独活。真是让人感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过最终结局,杨过夫妇却绝处逢生,再续爱情神话。但是“独活”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延续?《泰坦尼克号》中,杰克拼死也要让露丝活着,从此露丝“独活”,其实也是在替她们俩的爱情而活。咳咳咳(战术性咳嗽)……言归正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中医的世界里,有一味奇妙的中药,就叫独活

对于独活这味中药,究竟最早典出何处?古代的独活是不是现代的独活?独活的药用基原究竟是什么?这些看似傻乎乎的问题,其实大有学问。因为,这些问题要是没有搞清楚,对于深刻发掘独活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本草功效,现代药理等等,都是会大打折扣的。虽然,对于一般的临床医者来说,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也没有多大关系,反正现代中药房的中药饮片所用的独活,肯定是现代规范使用的独活,按照中药学和药典的应用范围使用,在临床中也能起到该有的作用。

但是,为了更好的研究独活这味中药,有必要搞清楚它的身世之谜,有必要搞清楚它在中医几千年历程中的传承,有必要搞清楚它的古今用途和本源的差异。那么,独活这味中药究竟最早典出何处呢?从目前的文献考证来看,最早典出《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独活”是正名,但是它还有一个别名,叫“羌活”。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是认为《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独活,其实是现代的羌活,原植物是伞形科羌活和宽叶羌活的根[1];第二种是认为《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独活,应该包括现代的独活和羌活两类药材[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早将独活和羌活分开,是始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首次从本草学的角度,将独活和羌活分成了两种中药,但是对于临床用途,并没有分开;最早将独活和羌活从功效上分开的是唐代的《药性论》,由于这本著作成书后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原著早佚,但是《药性论》的很多内容散见于《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后世医家根据历代本草著作的记述,将《药性论》重新辑录,而从《药性论》中发现了独活和羌活在功效上的差异。不过在同一时期,唐代官修本草《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也记录了独活和羌活功效的差别。但是真正将独活和羌活作为两种中药列在目录上的是明代一本不起眼的本草著作《本草品汇精要》。但是,明代蜚声海内外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又把独活和羌活说成是“一类二种”。

所以,探索独活史,真是“一把辛酸泪”。在古时候,独活也曾经以羌活的身板儿活着,独活也曾以独活的身份活着,独活也曾以包含独活和羌活的活着。而且,独活的产地,古今也一直在变迁。可以说,对于独活的过去,就是一把烂账。而且,从目前的文献考证来看,依然无法确定独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正式与羌活分开的,也无法确定独活单独成药经历了多少优胜劣汰,至于原植物的变迁至今依然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所用的独活与羌活都是出自伞形科,但是它们同科不同属,羌活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独活是伞形科独活属、当归属植物。无论古代的独活与羌活究竟经历了哪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但现代所用,却是泾渭分明的。

那么,《神农本草经》所载独活,如果真的是现代的羌活,那么,现代的独活,它的功效,究竟参不参考《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本经》所载独活是现代的羌活,还是独活与羌活,都可以参考其中的药用价值。比如《本经》记载,独活“主风寒所击”和“止痛”的用途,与现代独活的用途是一致的,至于《本经》所说独活可用于“金创”“奔豚,痫痓,女子疝瘕”等疾病,可以作为参考。对于独活在古代本草的药用功效,还是当以《药性论》为重要参考依据,《药性论》中记载,独活“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这个记载,与独活的现代应用,基本吻合。

明清时期的一本别样本草《药品化义》将独活的作用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宣通气道”,认为独活可以“自顶至膝”的“散肾经伏风”,凡是“颈项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动移”,独活是必用中药,因为“非此莫能效也”;第二类是祛风除湿,认为独活“能治风,风则胜湿,专疏湿气”,凡是“腰背酸重,四肢挛痿,肌黄作块”,独活的效果都是杠杠的,“称为良剂”;第三类是活血舒筋,尤其是与“血药”配伍使用,效果还真是不一般,“殊为神妙”。

对于独活这味中药,现代对它的药物基原在逐渐拓宽,而且也发现有诸多药物基原都可以作为药用独活。据统计,目前已有10多种药用植物可以作为独活的药用基原,比如五加科楤木属的两种九眼独活和龙眼独活,伞形科当归属的香独活、紫茎独活(紫独活)、川独活(肉独活)、西独活、巴东独活(资丘独活)、大活(东北药用独活),伞形科独活属的牛尾独活(西大活)、山独活(软毛独活)、短毛独活、白亮独活、卧龙独活,伞形科古当归属的短茎独活[3],而这些品种中,川独活、西独活、巴东独活这三种是伞形科当归属重齿毛当归,而香独活是伞形科当归属毛当归。

对于独活与羌活二药来说,的确从古至今有着太多的不清不楚的关系,因此,也有古代医家将羌活与独活同方配伍使用的,比如《卫生宝鉴》大羌活汤、《此事难知》大羌活汤,《内外伤辨惑论》中的羌活胜湿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等。那么,独活与羌活配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羌活与独活二药相伍,一上一下,一治“足少阴之伏风”,一治“足太阳之游风”,相须相助;既增强了“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的作用,又照顾到“表里上下”的病位,配伍甚妙[4];独活与羌活配伍,上下兼治,引清阳上升和祛风胜湿之力更强[5]。所以说,如果在运用古方,无法分辨方中所用独活究竟是不是现代的独活,可以考虑独活与羌活同方配伍,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独活的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只是常见的传统功效,还有“宣通气道、化湿升阳、活血舒经、祛邪消痈”等临床作用[5]。而现代药理也在不断研究独活这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具有抗炎、镇痛、镇静,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及抗凝,抗肿瘤解痉,光敏感作用,抗氧化,抗神经细胞凋亡[6],抗老年痴呆症[7]等药理作用。不难看出,独活未来在抗风湿、抗血栓、抗肿瘤方面,一定会有更多发展空间。

对于独活的用量及配伍问题,也有学者对此做过系统研究,通过对古今名医对独活的应用,总结出独活的临床常用剂量为6~60克;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等的不同,得出了独活最佳配伍与用量规律:比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与羌活、防风配伍,主要起到祛风、散寒、胜湿的作用,常用剂量为9~60克;如果用于治疗骨科系统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病等,可以与桂枝、牛膝配伍,主要起到散寒通络、蠲痹止痛的作用,常用剂量为9~30克;如果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神经官能症、阿尔茨海默症,中风、惊痫、内伤发热、脊髓脱髓鞘、偏头痛等,可以配伍川芎、细辛、虫类中药,主要起到通阳振颓的作用,常用剂量为9~15克;如果用于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喉痹等,可以与当归配伍,主要起到利湿化浊的作用,常用剂量为6~12克;如果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比如白癜风、银屑病、慢性湿疹等,可以配伍羌活、虫类中药,主要起到开透肌表的作用,常用剂量为9~12克;如果用于治疗内分泌科疾病,比如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可以与葛根、柴胡配伍,主要起到温通络脉的作用,常用剂量为9~30克;如果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比如月经失调、产后身痛等,可以与黄芪、桂枝、女贞子、墨旱莲配伍,主要起到强腰膝、益肝肾的作用,常用剂量为9~12克[8]。

总体来讲,虽然独活的前世今生,几经考证,虽然结果依然没有完全厘清真相,但是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尤其对于独活的药用基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不过,对于独活这味中药的本草考证以及古今临床用途,仍然值得深挖,相信在文献的世界“挖呀挖呀挖”,一定会找到源头的“种子”,并在临床中“开花”。通过中医的古典医理和中药的现代药理综合探索发现,独活在镇痛镇静解痉方面有着独到作用,而且在抗风湿、抗血栓、抗肿瘤方面也有着广阔的舞台,如能矢志不渝的挖掘,并用之临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大有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德群.探秘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单锋,袁媛,郝近大,等.独活、羌活的本草源流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7):3399-3403.

[3]朱文娟,丁小琴,李欠,等.中药独活的植物基源考证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0):20-23.

[4]刘庆林.羌活药对的临床应用探微[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6):151-52.

[5]曹雯,李崇超.独活的本草考证及常用药对[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127-130.

[6]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周璐丽,曾建国.独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1(12):1739-1748.

[8]田卫卫,邸莎,丁齐又.独活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吉林中医药,2020,40(4):530-532.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