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八年的创业经历走过来,不断反思和总结,越来越觉得长线思维才是我们每个创业者真正应该认真思考的事情。我将长线定义为一件你至少可以做十年的事业,当你这样去定义你的事业后,你会发现一切都豁然开朗。

前段时间和一个同为创业者的朋友聊天,他说他现在特别焦虑,我说焦虑的本质是期待过高,和现实落差太大。如果你真的坚信你所做事情的价值,不妨给自己三年时间,并为这三年做好规划,一步步去实现,你就不会焦虑了。

现实中,别说三年,往往三个月很多人都坚持不了。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努力了,最好三天就能看到结果。这种事除了赌博我想不出其他来,这篇文章我想聊一聊十年的事情。

一、周期规律

任何事情都有周期,有人说,没有抗周期的产业,只有抗周期的创业者,所以长期主义是一个伪命题。我不太认可这种说法,我不否认任何一家企业是逃不了它的生命周期的,但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生意永远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不用看这么远,如果一件事,能跨越十年还有其价值,就值得我们用长期主义的眼光去审视和对待。下面我从三个维度来说明如何对抗周期律。

1.产业长线化

我本人是做电商的,就拿电商行业的事举例。如果你不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或者没有认真思考过长线事业,你给自己的定位极有可能是:我是一个淘宝卖家,我是一个京东卖家,我是一个抖音直播商家等等。

我以前很多期文章提到过,这种定位在平台的红利期,确实可以赚到大钱。但也很危险,随着平台红利的消失,竞争的白热化,不可避免生意越来越难,利润越来越低,公司就会陷入停滞甚至破产的困境里。

如果将事业长线化,你的定位或许就会不一样:我是一个定制男鞋卖家,我是一个职场女装卖家,我是一个低脂零食卖家。还可以更长线吗?当然可以:我们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行走体验,我们致力于为职场女性更自信的服装搭配,我们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低负担的零食供应等等。

长线的定位之所以能抵抗周期,是因为它带有一种价值感,一种文化感,你也会有更广阔的视野。这种视角下,淘宝、京东、抖音不是你商业模式的地基,而只是你产品的渠道。这和很多大品牌的情况一样,他们自己是铁打的营盘(增长里的1),各种渠道只是流水的兵(1后面的0)。

2.个人长线化

任何公司、产业的背后,都是执行的人。所以产业长线化的前提是个人的长线化,这对创业者来说尤其重要。个人长线化的必经之路就是终生学习,不断迭代升级,提升自己。

最近,我又在回看吴晓波的《十年二十人》,最大的感触是,成功者最大的一个共性就是学习。很多七八十年代的创业者,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依然将公司做成了国际企业,做到了上市。他们是真正做到和企业一起成长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的人是心灵上永葆年轻的秘诀,是对抗生理衰老的良药。很多人年纪轻轻,但是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已经是一个垂垂暮年的老人。

3.团队长线化

如果说个人长线化是将自己训练成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那么团队的长线化就是训练一支骁勇无敌的军队。长线的事业肯定是团队去完成的,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一个强悍的执行团队。创业者在完成个人长线化的同时,一定要去长线化自己的团队。

很有感触的一点是,周鸿祎曾经在一次采访时表示,自己过去十年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所以落下的功课只能补上,而且他也是非常谦虚地把阿里巴巴作为学习的案例,后面谈到对创业者的建议时,他说了三点:简单纯粹的产品,正确的价值观和一开始就注意企业文化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三国》的朋友,论领导才能,很多人都喜欢曹操,但是如果把打天下比喻为开公司,刘备比曹操更有可能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骨子里的使命是“篡汉自立”,刘备的使命则是“中兴汉室”。所以,曹操的团队,忠直者如荀彧只能赴死,顺从者如司马懿却会篡位,因为你给你团队树立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刘备则不然,关张不会反他,诸葛亮也不会。

你树立的价值观是怎样的,就会吸引什么样价值观的人,这也是团队长线化的关键。

二、迭代思维

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所以任何一个长线事业都必须不断迭代,才有可能适应多变的环境。说得更贴切一点就是进化,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我下面依然从三个维度说明如何去迭代,从而增加自己长线事业的成功率。

1.产品迭代

硅谷作家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中提出过“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简称 MVP)”概念,是指团队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投入市场,通过获取用户反馈,在此基础上持续快速迭代,直至产品达到市场最佳的契合点(PM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VP给我们的启发是,不要追求完美,先从最小可用的产品启动,后续不断完善升级,就好像一开始做知识付费的博主,总觉得自己做不了交付的项目,那么你先从9.9的交付产品做起,逐渐做99,然后999的产品道理一样。

迭代的逻辑是成长,包容自己的产品或者项目最开始是一个小孩或一棵树苗,陪伴它慢慢长大。

2.模式迭代

我在《挑选和落地好项目的实战内功心法》里提出过一个关于项目启动落地的观点:最小可执行化的流程和盈利一元的商业闭环。模式迭代的前提是这个模式是盈利的,模式迭代是产品迭代的土壤,一个好的产品只有植根于好的模式里,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做局者进化论》这一篇讲了商业局的进化路线,其本质其实也是商业模式的进化迭代路线。感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转查看,这里不再赘述了。

3.思维迭代

思维迭代更准确的说是个人成长的迭代提升,这和个人长线化部分是重合的。任何产品和模式的迭代,本质上其实都是创业者的认知迭代,人永远都干不了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撇开运气成分不谈,一个人真的只会遇见自己预见的事情

认知迭代的关键在于扩大信息源,扩大信息源的核心在于拓展交际圈。对于如何处理社交关系,感兴趣的可以查看《从负债100多万,到还清债务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逆袭翻盘?》。

三、短线运营

作为创业者,要有十年的长线事业大局观,并不是说就不要做短线事业。短线事业也可以为你的长线事业作为补充,甚至是你长线事业的一次检验和完善。

1.当下明星项目

最近特别火的领域有很多,大家比较熟知就有AI领域如ChatGPT、Midjourney等等,也有Tiktok、小红书和视频号领域。这些领域都是不错的尝试机会,甚至是提升你原有事业效率和销量的不错的解决方案和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作为创作者的我,我会经常定好一个创作的方向(标题),然后自己列出大纲,具体的章节部分我会先交给NotionAI去写一遍,然后自己去挑选增删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这样大大提高了我创作的效率。

同时,作为一个老电商人的我,也不排斥任何新兴的平台机会,都愿意去学习了解并尝试,摆脱路径依赖是每一个创业者都应有的素质。如果你是一个电商卖家,那么抖音有流量,你大可在可控范围去尝试,同理视频号、小红书也是如此,如果你是用阿米巴模式架设自己团队的,这种探索方式就更加容易。

2.有限合伙模式

有限合伙模式是控制成本最有效的方案,而且通过资源的优势互补还可以大大提升自己成功的几率。如果有了解海参的人,相信大家知道他就是玩的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团队的扩张并不会导致你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还会给你增加额外的收益。更主要的是,这种项目式合伙的失败,也不会导致你额外的亏损。

有人甚至会将自己的前端长线化,而将后端短线化,比如获取流量的能力作为前端,不断去稳定自己这方面的优势。而后端的承接部分,可以是短线化的有限合伙模式,也可以是代运营模式,从而将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3.点带面生态圈

这里的“点”就是短线运营的产品、项目或者渠道,“面”是指你构建的长线事业。初创者确实不能一开始就想着做平台、做生态。但是当你的事业到了一定的体量以后。一定会通过资源互换、有限合伙等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商业护城河。

点带面的核心是,面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关联的,并不是孤立的点。所以,多元化经营并没有什么问题,核心的点在于,多元化的分支必须是你主线业务的关联,所有的点像拼图一样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至少是被无数的大公司验证过的商业模式,比如平台型公司,既会整合供应链端,又会整合支付金融、线下终端、物流配送等等。

四、总结

如果关注短线业务的公司,一定要有一个长线业务的优势支撑,否则就会在短线的周期里累到半死,而且焦虑迷茫。如果一味追求长线的业务,尤其对于初创公司,既有可能面临现金流的考验,撑不到黎明。

短线和长线没有严格的界限,这种划分本身也是随着商业环境变化迭代升级的,就好像早几年的教培行业,如果定位是十年的长线业务,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结果并没有按规划的发展。但长线事业的大局观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唯有长线定位的事业,才能多些冷静少些浮躁去做积累,才有更高的上限,才有更多的机会穿越周期。预见十年,你也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与自己相遇。

这期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觉得有收获,可以点赞收藏,关注「正奇创联」,和大熊链接,加入我们社群,社群每天都有干货分享,在这里,你可以提升商业认知,每天都有一线商业实战项目分享。

作者:ARES大熊 公众号:正奇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