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举报比亚迪

5月25日上午,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4 月 11 日,公司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 DM-i、宋 PLUS DM-i 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当天下午,比亚迪作出回应,主要回应内容:

1、长城这是不正当竞争

2、测试车辆是长城买的,测试流程存在问题

3、欢迎各部门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到底有没有问题

从举报内容和回应来看,比亚迪有问题的嫌疑很大。

在回应里面,比亚迪使用了“常温油箱”是实锤,那么常温油箱和高压油箱有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什么新能源车型要用高压油箱呢?

原因就在于汽油会挥发,常压油箱挥发产生的油气会进入碳罐,有泄漏风险,一旦泄漏就会污染环境,而高压油箱则会让油气保留在油箱内,不会造成泄漏。

对于这一点,也有很多人说,比亚迪有专利能够处理碳罐中的油气,不会造成污染。

理论上确实如此,而且如果把新能源车当油车开,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泄漏,但是不管怎样,这就是一种投机取巧,他并不能百分百保障无泄漏,只能减少泄漏,使用高压油箱才是解决的办法。

目前除比亚迪外的其他车企都采用高压油箱。

而且比亚迪也是清楚这一点的,他们出口的汽车采用的就是高压油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城汽车的阳谋

比亚迪这两款使用了“常压油箱”的车已经上市很久了,那么为什么长城汽车之前不举报,偏偏选在比亚迪宋pro-dmi冠军版发布价格前夕发布通告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阻击比亚迪定太低的价。

根据相关信息,常温油箱和高压油箱的成本差在500-10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一些零部件的成本差(至于为什么有,这里就展开了),那么长城等其他车企跟比亚迪的单车成本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是消费者并不看成本,只看同级别的车最终的定价。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长城完全处于劣势。

如果还是以前大家对阵合资车企,这些成本差问题不大,但自去年起,竞争的核心不再是国产和合资的竞争,而是国产品牌之间的竞争了,大家都在抢合资车的市场,谁吃下的越多,未来的胜算就越大。

在这种情况,国产车的竞争越来越卷,尤其是在10-20万价格区间的车,而作为在这个价位的suv王者比亚迪宋,那必然是众矢之的,所有车企都盯着。

吉利银河很早就发布,但就是不公布价格,就是为了先等比亚迪宋pro冠军版先出价。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后,长城采用了另外一个办法,通过举报逼迫比亚迪,不让比亚迪定价过低。

事实也证明,长城这一策略成功。

在当天下午,宋冠军版的定价13.58-15.98万元之间,和长城枭龙的13.98-15.68万元的价格区间基本相当。

而在这之前一直传宋有一个51km的版本定价会在12万左右,这个版本是不是因为举报而消失就不得而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面会如何?

接下来就看官方会怎样处理了,但不管怎样比亚迪的成本必然是大出血。

如果官方判断存在环保问题,那么罚款,召回都会跟上,那么付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成本是肯定的。

如果官方判定没有问题,比亚迪也不会有轻松,毕竟使用常温油箱是实锤,后面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得换上高压油箱,不然每家都比亚迪一样用常温油箱,官方脸面何在,必定会督促必要更改。

而且这只是一个明显的问题,长城手里可能还攥着其他大家心知肚明的问题,比亚迪要挽回口碑,必然也会去整改,那么成本也就必然会上去。

所以说,长城举报这事虽然挺损,但却是打蛇打七寸,消费者不关心环保,但官方关心,这是一个只能通过增加造成成本来解决的问题。

这事最终获利的是消费者,这种举报行为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