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说话的肘子喜欢在文章中加汉语拼音,不知道是担心读者的语文水平太低,还是故意显摆自己语文水平高。

其实肘子也算是很用功的选手了,但还是可以从一些写作细节看出他语文水平的真面目。

就像卖报小郎君的表情描写只有“颔首”一样,肘子的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挑挑眉毛”,不信的话可以在《夜的命名术》里搜索一下“挑挑眉毛”出现了几百次。动不动就“挑挑眉毛”,挑得我都快吐了。连小学生都知道不要在文章里重复使用词语,肘子大神会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马伯庸习惯使用很民科的“前者后者”类似,肘子的一个很农民的习惯就是“对方”,大量出现的“对方”显示出小时候没有经过文章的基本训练,或者说没有遇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传统作家哪怕没什么段位,也不会出现这样低级的文字习惯。

以上写作习惯或许还不能算是硬伤,平心而论,肘子的文章里真正的文字硬伤并不多,但有一个和卖报小郎君一模一样的硬伤,就是大量出现的“义正言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再和我叽歪百度上有多少条目解释“义正言辞”的出处和正确性,也不用狡辩笔误和输入法错误,如果你真正知道是怎么回事,说明你的语文勉强及格了。百度误人子弟也就罢了,堂堂白金大神连基础成语都会错,实在是说不过去。

“义正词严”貌似已经成为了一个衡量大神语文水平的标志性词语,真没想到啊……

或许你们在招聘写手的时候可以当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