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功站着领


二等功躺着领



一等功家属领

军功章是一名军人军旅生涯中荣誉的重要体现,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一生就止步在三等功。

特别是和平时期,获得三等功已经代表有足够突出的成绩,而在其之上的二等功则需要获得者具备更加突出的军事技能或者更良好的军事实力等。

而和平时期让绝大多数人望而止步的一等功又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在官方的评定细则上是这样说的:

“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真真切切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具体体现。

只有这八个字,才诠释得起一等功奖章的重量。

这样的重量需要人民子弟兵用整个青春和生命去承担。

很多获得一等功奖章的同志都将生命定格在那奉献出一切的时刻。

比如今年4月,中国海警局在广州举行颁授一等功仪式为在缉私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烈士汪晓龙和执法员林清平记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我们身边还有活着的一等功!这需要多大的成绩和贡献啊,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段关于杜富国可歌可泣的经历。

杜富国,男,贵州湄潭县人,2010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

艾岩得救了,杜富国在经过紧急抢救后虽然保住了生命,双手却已当场炸碎、双眼炸成了两只血窟窿再也见不到阳光。

截止那天,阳光帅气的杜富国已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平均每天都要排雷2颗以上,这是随时都在与死神同行,但杜富国从来没有退缩害怕过。

哪怕遭遇险情,他的心里也只有:“你(战友)退后,让我来”,爆炸发生的瞬间,他第一反应是保护战友,这才是将使命责任和战友情熔刻进生命的真正体现。

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

杜富国就是这样一位当之无愧的一等功功臣。在生与死面前,他把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抛之度外。无需言语,这就是我们普通人难以达到的精神高度,值得我们长久地崇敬、学习和传承。

听到这里你也许觉得杜富国的故事结束了,但是,失去双眼和双手,他能怎么生活,他该如何生活?

这是英雄事迹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让我们来看看英雄杜富国是怎样面对的:

他被急救后,医院里战友们轮流陪护,杜富国从未喊过一声疼。

一天,当战友帅超离开医院时,杜富国却提出一个请求:下次打饭时,多给我点肉和蔬菜,我要多吃点,吃好点,争取早日康复,早日穿上那套扫雷防护服。

长达三年的康复训练,他每天都会进行抗阻、感知和体能等训练。治疗期间,他还坚持学习并获得了大专毕业证。

通过努力,杜富国还成为南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的播音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7月杜富国荣获“八一勋章”之后,他回到部队和战友们并肩战斗,起床早操、理论学习、体能训练……

他说:“回到部队,我就是普通一兵!”

他是英雄,也是战士。

这就是杜富国的故事。

生命之重,使命更重

生命之轻,永不言弃

向英雄杜富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