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府网和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

2023年4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了0.1%,是两年多来最慢速度。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3.6%,是三年来最大收缩。

4月份的进口同比下降7.9%。4月份16至24岁的人的失业率达到了20.4%的历史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4月份新房价格上涨了0.3%,而3月份为0.4%。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行业在中国的GDP中占比高达30%。

总而言之,第一季度物价几乎不动,进口下降,房地产横盘。生产行业收缩,就业面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5月8日,上海陆家嘴金融区。

就在几周前,全球投资者们还在一齐欢呼中国股市是过去六个月里全球表现最佳之一,大量投资者押注中国在疫情限制解除后的经济复苏。但自4月18日公布经济数据后,全球中国企业的股票已经跌去约5400亿美元。并且作为投资者情绪晴雨表的人民币,在过去一个月里已经下跌了2%以上。5月17日,人民币在离岸交易中跌破1美元兑7美元,今年首次突破这一关键水平。

其实全球经济圈内人都很清楚,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是多么的诱人,日想夜梦都要拥抱这个市场。

整个非洲、欧洲、南美和印度,与中国相比,从人口数量、素质、工作能力、消费容量、社会效率,中国都是无敌的存在。而且中国市场对于原材料、日用品、食品、高科技产品、医疗产品,都是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市场。

但是在中国市场,除了绝对高科技垄断行业外,其余行业一旦进入都会面临残酷无比的竞争。如果你没有一骑绝尘的能力,那么在中国你不久就会被打败,搬回老家。这也招致大量诬蔑埋怨。

非洲印度南美的确有着大量的人口,可是那只是大量的人罢了,能做什么呢?而欧洲北美呢,想想那群大老爷们的思维和作风都头疼。再说东南亚呢?区区与中国的广东或江苏匹敌一下罢了。除了中国,大家又能去哪里呢?

真是,既爱又恨。

目前经济数据显示复苏并不强劲,谁也无法看清中国经济走向。其次是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所带来的投资环境风险。

毕竟中美在二十年的互惠互利之后,两国紧张关系始终未见缓和信号。尤其是两国针锋相对的行动和措施,互相报复,加剧了全球的经济压力和紧张氛围。

两国各自指责对方利用政治手段,阻碍对方企业开展普通的业务信息收集和市场活动。在美国公开挑明限制中国向高科技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海外用户对中国大陆金融数据库Wind的访问。

最近美光被限制,使该公司可能面对收入减少四分之一的局面,影响巨大而深远。

美国2022年到2023年家庭食物价格消费上涨。

这几年美国一直在顶住物价飞涨的压力,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价格,今年相比去年,全部都涨价。但是,贸易和政治争执下,政客们真地是咬紧牙关,就看谁撑得够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中国经济恢复的趋势是明显的,消费需求有所好转,但受前三年的影响,经济下行滞后效应还在。无论是民间投资和消费,心理和实际操作还需要时间才能走出低谷。况且中国很多行业长期的产能过剩现在体现的尤其明显,使市场内卷更加激烈,加剧了生产和消费的心理内卷。

不过,中美关系最近有看到缓和迹象。美国总统拜登宣称中美关系“很快解冻”,本周内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将访美、新任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赴美,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也抵达成都访问,种种迹象显示两国可能都不想以当前的关系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