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虐待了你,我对不起你”

这是一位父亲临终前的悔恨之词。他是被钱钟书夸赞为大爱无声的先生,却将儿子打到浑身是血,《傅雷家书》中的好父亲傅雷,究竟为何要对儿子如此狠心?这都还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傅雷出生于一个富庶人家,家中田产佣人数不胜数。父亲却突然被官兵抓走,母亲为了救父亲出来不惜倾家荡产,然而,父亲却因肺病撒手人寰

此时,一场瘟疫也带走了其他的兄弟姐妹。家中只剩下了傅雷这一根独苗,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雷的整个童年,母亲都寸步不离的陪着他。为了让傅雷学有所成,母亲不惜花重金请私塾先生给他授课。那时候的傅雷正是淘气顽皮的年纪,常常背着母亲和先生的儿子出去玩。

7岁时,傅雷看见先生家中放了很多柴草,想着点了火里面会不会变得很亮,结果一下子就将房子烧了起来,傅雷紧张的告诉先生的儿子,叫他千万不要声张此事,不然轻则挨打,重则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却不是一句玩笑话。每晚傅母都要让傅雷背诵课文,背不出来就不允许睡觉,稍有背错就免不了一顿藤条。就连上课傅母也是时刻盯着傅雷,一边看傅雷上课,一边做针线活,只要发现傅雷开小差,便一遍一遍用戒尺抽打他。

后来,傅雷已经被打麻木了,傅母便想出了新的办法折磨他,深夜将傅雷绑在祠堂,跪着对父亲认罪忏悔。

这个办法果然奏效,吓得傅雷只得提心吊胆的在家读书。这却并没有让傅母满意,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傅雷实在是扛不住了,于是就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回房间休息了。

傅母因为此事勃然大怒,

便拿起点燃的蜡烛走进了房间,她不是来叫醒傅雷,而是直接将蜡油滴在了傅雷的肚子上。傅雷下意识想要躲开,却被母亲恐吓得一动不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母的偏执让她变得更加扭曲,只要傅雷成绩有所下降,她便将蜡烛头塞进铜钱孔里,然后再放到傅雷的肚脐眼上。

滚烫的蜡油还稍稍能够忍受,烧红的铜钱却是普通人无法承载的,这一次,傅雷再也忍不住叫出了声,四面八方都听见了他喊救命,傅母却没有罢手,直到隔壁邻居过来说:“你怎么能对孩子下手这么狠啊,你想整死他吗?”她才勉强放过傅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雷觉得既然逆来顺受没有成效,也不想受到母亲的束缚了,直接选择了逃课出去玩,出人预料的是,这一次傅雷回家没有受到毒打,他四处寻找不见母亲踪影,直到跑到祠堂,才看到母亲正在准备上吊。

傅雷这才急急忙忙道歉忏悔,傅母却并不打算原谅,一把抓起傅雷就往河边走去,并对他说:“你这么不成器,我就淹死你吧。”这是傅雷第一次感觉到死亡的恐惧,他在水中不断地扑腾挣扎,并向母亲道歉求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傅母现在早已经听不进只言片语,只想拉着他去见他的父亲。情急之下,他开始嚎啕大哭,一下就引来了周围邻居。看到傅母如此疯狂的举动,众人赶忙将傅母拉开,这才救了傅雷一命。

从那以后,傅雷再也不敢违逆母亲,白天就在私塾用功读书,晚上便在母亲身边温习功课。终于,傅雷考上了上海持志大学,并凭借《梦中》《回忆的一幕》两篇小说,一跃成为了当时极受欢迎的作家,这才稍稍缓和了与母亲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长期的打压教育之下,傅雷非常害怕母亲,对她的话言听计从。成名不久,傅母便安排了傅雷的表妹与其成婚,随后生下了傅聪傅敏两兄弟。傅母对此深表欣慰,在傅雷回国不久后,便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

傅母虽然走了,但对傅雷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他将母亲对他的专制嫁接到了儿子身上,吃饭必须用规定的姿势,并且不能发出咀嚼声,若是挑食就只能吃白饭。

对于长子傅聪,傅雷更是寄予厚望,只要傅聪有丝毫行差踏错,傅雷便会揪起傅聪的头往墙上撞,把傅聪打到头破血流是常有的事,挚友杨绛也曾几度劝告他,他却说我的母亲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并把傅聪绑在树上,让周围邻居都来围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晚年,傅雷才渐渐明白母亲望子成龙的苦心,也对自己待儿子太过严苛感到愧疚,所以不断给儿子寄去家书,这也成了后来被当做典范的《傅雷家书》。他在《傅雷家书》中写道:“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我永远赎不了这种罪过”以此来表达对傅聪的家暴行径的悔恨。并在58岁时,选择了服毒自杀。

不得不说,傅雷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严苛教育,但原生家庭的暴力,不应该再传到孩子身上!傅雷最后的弥补希望能给傅聪些许慰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