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1日传出的消息,在2023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低,民众参保意愿不强。

而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的大背景就是我国目前施行的养老金制度存在巨大的漏洞,老龄化日益加剧,年轻人越来越少,养老金在可见的将来便会入不敷出。

2023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禁担心现在作为养老金缴纳主力的70后和80后,还能在退休之后领到养老金吗?

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巨大窟窿

目前我国养老金实施的是即收即付制度,也就是说拿年轻一代缴纳的保险费用用于支付给老一代的养老保险金。

而这隐藏的巨大漏洞便是: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领取养老金人数不断上升,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金额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每年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却在不断减少。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个平衡点终将到来,而这之后便是养老金入不敷出。

这个时间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是在2028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于2027 年达到顶点7.0 万亿元,2028年便会出现收不抵支,在2035年左右养老金将会耗尽累计结余。

而在2035年前后,正是70后开始领取退休金的年纪,而作为最早的80后也跨入55岁门槛,同样面临着缴纳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却在退休之后无钱可领的恐怖境地。

根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进行的测算,司长王海东表示: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而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要是达到20%,就是超老龄化社会。此时的中国的65岁以上人口将远超联合国规定的“超老龄化社会”,进入了王司长口中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这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前景。

一旦进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便意味着这个国家失去了活力,老年人的数量庞大将会让整个国家陷入灭顶之灾。除非出现科技大爆炸,生产力大发展,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没有任何希望。

养老金漏洞巨大,更为恐怖的是采取的措施成效不明显

为了增加新生人口数量,国家不但鼓励生育二胎,甚至不少地方已经公开鼓励生育三胎,并为此推出了多项奖励措施。但是大家却越来越不想生孩子,在2016年二胎的生育率达到顶峰后,便逐年下降,2021年,二胎出生人口开始少于一胎。

在二胎生育率逐渐降低的同时,离婚的越来越多,结婚的越来越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离婚率达到了23%,已经高居全球第一。曾经的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离婚率更是高居全国第一。看看周围的中年人,离婚的越来越多。

而年轻人,选择躺平的也越来越多。因为结婚,就需要彩礼、婚房,这已经成为压在年轻人头顶上的一座大山。而结婚之后,如果孩子出生,则需要高昂的养育费用。不少年轻人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自己养活自己就够难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来结婚生子?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躺平,选择了单身。

由于当前的高离婚率推动了低生育率,而低生育率进一步导致适龄劳动人口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缴纳保险费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需要领取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因此国家推出了延迟退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

延迟退休制度对于公职人员、事业单位、国企的参保人员来说,因为工作和薪资待遇的相对稳定,可能对于延迟退休的担忧相对会少一些。但是对于就职于私营企业的广大参保人员来讲,就显得十分不公平。

因为很有可能,在你还没有达到领取社保的65岁,人就没了该怎么办?另外,现在许多私企的用工年龄限制在男工45岁左右,女工40岁左右,到时候找不到工作又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来说,这个政策的推出是吸取了发达国家养老金制度的经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发达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来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国家法律强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制度;第二部分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组成的企业年金制度;第三部分则是由个人自愿参加和累积制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个制度在中国却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首先个人养老金是完全个人自愿和自费的,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

我们国家的广大老百姓,除了衣食住行和子女教育,还有多少人能拿得出12000元来用于缴纳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便是:缴费阶段实行封闭运行,只进不出,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都在账户里持续滚存,直到你退休之后才能领取。

这些个人所缴纳的钱进入了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方向,并且国家明确表示:风险自担,不保证收益,也不保证本金

试问,到了大家年老体弱退休的时候,可能这是自己的救命钱,如果到时候国家一句话:已经大幅亏空,到时候难道要让我们再次迈入就业大军,70,80岁了也要再挣钱养活自己吗?

日本75岁老人在制衣厂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老金账户亏空的另外一个重大因素:庞大的公务员数量和养老金制度

曾经有网友在网上晒自己父母的养老金:

爸爸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每个月8000多。妈妈是企业职工,养老金每个月2000多。

两个人工龄相差不大,爸爸36年,妈妈32年,但养老金竟然有差不多四倍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这么差距如此之大呢?

那就不得不提到曾经施行的“双轨制”。

简单说,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城乡居民,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退休制度。

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是不用交社保的,全部由财政负责,不用交钱,直接享受待遇。

和企业职工、城乡居民的社保,完全是另一套制度。

14年开始搞改革,也就是所谓的“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交社保了。

看起来好像大家都一样了,其实不然。

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还有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

而私人企业里上班的,大部分是没有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的。

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后,有两份工资,而普通大众只有一份。

而机关事业单位在14年之前,是不需要缴纳社保,他们的养老金完全从国家养老金这个大金库里面划拨。

更为恐怖的是,中国目前在职公务员是700多万,加4000多万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总数接近5000万。2014年之前退休的公务员数量多到无法统计,他们没有缴纳一分钱,却享受了高额的养老金,他们退休之后的养老金能够拿到工作时工资的80%以上。

根据2017年,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一般企业员工的养老金在2300元到3000元之间。而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早已超过了5000元到6000元这一水平区间。

试问一下,有多少大学生毕业生在2022年的工资水平能够达到机关事业单位在2017年的平均退休金?

也无怪乎,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毕业生愿意考公务员,这个比例是全世界第一!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如果不在体制内,似乎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自己多存钱,并且适量购买商业保险和缴纳个人养老金,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年老之后是否能有一个体面的生活。

否则的话,那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画面:我们将在75岁的年龄,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工作;自己的孩子必须一直工作,直到累死在工作岗位,因为他不但要养活自己和孩子还要再补贴父母养老。

文章结束,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任何看法和观点,希望留言讨论,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