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真是无畏无惧?大家发现了吗,尽管英国从俄乌冲突以来,其实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更换了三个首相,但从约翰逊到短命的特拉斯,以及现在的苏纳克,他们这些人对待乌克兰的态度一点都没有变化,始终坚持援乌,甚至一个比一个猛,这事如果放到美国佬那边,要像这样连续换了之后,大概对乌的态度早就会有些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英国除了表示再向乌克兰提供一些武器外,同时还宣布对俄进行新的制裁,这是双管齐下,既助乌又损俄。这在整个西方国家里面是比较少见的,就积极性而言,独一无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俄一次次发出的警告,英国方面始终不改援乌之初衷,这种底气十足的架势除了来源于对实力的自信,我觉得应该还有他深层次的考虑,作为一个非欧洲大陆的传统海上强国,几百年来一直奉行“欧陆平衡”政策,二战前由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导致德一家独大,后来也让英法等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所以现在的英国对那段历史铭记在心,这大概就是约翰逊为什么会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马上就去了基辅,并与泽连斯基进行多次见面,表达英国积极援乌的态度的潜在原因所在。同时他还对法德等欧陆强国传递了这方面的意思,所以我们后来看到英法德等在援乌的问题上越来越一致,不久前,朔尔茨甚至说“乌克兰就是欧洲,保卫乌克兰就是保护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履行《布达佩斯安全备忘录》的义务等,那是贴金的说法,表面上看也确实是这样,而且更有利于表达援乌的立场,同时也让他们的行动更显得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任何一场战争,其背后往往都不可能仅仅是当事双方的问题,一定会有其他参与方,不管是明面上的还是暗中的,历来如此,除了被迫卷入的以外,也有主动出击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包括经济上的,或者政治上的等等,因为战争本身就是在打破政治经济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