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丧母,得遇恩师

她17岁丧母,52岁丧女,半生都在遭受丈夫家暴,却毅然回国任教,裸捐3658万,她便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叶嘉莹

叶嘉莹是名门之后,自幼饱读诗书文采凛然,年仅14岁就考上了辅仁大学。当时百姓正饱受战乱之苦,她的父亲在迁居时失联,自此杳无音讯。这样的打击让叶嘉莹的母亲一病不起,短短一年便离开了人世。

叶嘉莹整日以泪洗面,写下八首《哭母诗》以寄哀思,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叶嘉莹深知母亲再也回不来了,但生活还得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叶嘉莹还有弟弟要养,伯父伯母也无儿无女,这些担子都一下子压在了她的身上。她不得不一边照顾弟弟,一边刻苦读书。

幸运的是,伯父伯母很支持叶嘉莹读书,不但省钱供她上学,还帮忙打点家中。没有后顾之忧的叶嘉莹,将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此时,她遇到了感念一生的恩师顾随,两人惺惺相惜,经常坐在一起讨论古典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随还时常教叶嘉莹一些人生道理,有一句哲理她更是记了一辈子,那就是:“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顾随很欣赏叶嘉莹的诗词天赋,在大学期间,都是尽其所能教授叶嘉莹知识,叶嘉莹也十分好学,将顾随的讲课笔记整理成册。

后来,顾随写信给叶嘉莹,“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叶嘉莹才放心毕业任教。

此时她进入北平中学当老师,已经有能力养活家人了,却在此时发生了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邂逅渣男,悲苦半生

叶嘉莹经历丧母之痛,好不容易在恩师教导下走出阴影,却被一个人重新拉入了深渊!

在北平任教时,叶嘉莹认识了初中老师的弟弟赵钟荪,只一眼,赵钟荪便爱上了温柔知性的叶嘉莹。

自此,他就展开了疯狂的情感攻势,为了能与叶嘉莹多见面,赵钟荪经常在北京与秦皇岛穿梭,还因此失去了工作。

也许是从小缺失父爱,亦或是赵钟荪对她和弟弟关怀备至,叶嘉莹很快就被感动了。可是家里人却觉得,赵钟荪实非良配。叶嘉莹却沉浸在赵钟荪的甜言蜜语中,果断答应了这门婚事,这也开始了她长达几十年的家暴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赵钟荪没有工作也没有住所,二人只能借住在大姑姐家中。不久,叶嘉莹就怀上了宝宝,赵钟荪却在临产时丢下叶嘉莹一人,致使她羊水殆尽才生下大女儿。

叶嘉莹还未体会到初为人母的喜悦,便和丈夫双双入狱,好在叶嘉莹身世清白,很快便被放了出来。因为此事叶嘉莹丢了工作,身上也没有多少积蓄,只能带着四个月大的女儿,继续借住在姑姐家。

吃的是残羹剩汤,住的是漏风走廊,好不容易熬到丈夫出狱,却发现赵钟荪早就性情大变。在生下小女儿后,赵钟荪埋怨她生不出儿子,动不动就拳头伺候。

叶嘉莹为了女儿忍辱负重,却换来了赵钟荪的变本加厉。当时叶嘉莹是台湾大学的教授,而赵钟荪还是无业游民。他把这一切都归咎在叶嘉莹身上,对她打骂更加频繁。

此间叶嘉莹也想过自杀,可无奈两个女儿还小,然而一次意外,彻底让叶嘉莹失去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遇难,报效祖国

不听家人劝告,嫁给家暴男后贫困交加58年,叶嘉莹却没等到一个好消息,而是更大的噩耗!

在一次送她去机场参加亚洲学会回来的路上,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发生了车祸,夫妻二人无一生还。这一消息彻底将叶嘉莹的信念击了个粉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让她每日都心如刀绞。

叶嘉莹将自己关起来写了十首《哭女诗》,并为大女儿守孝三年,她说:“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那切肤之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大家都以为她再难振作的时候,叶嘉莹却骤然决定回国,那时国内正需要老师,她便向教委写去自荐信,信中写道:“我愿意不要任何酬劳,回国讲学。”

叶嘉莹回国之后,多所高校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最后她选择留在南开大学任教。这时候,南开大学正好开设古典文化研究所,她便去海外四处筹集研究资金,并将自己的养老金尽数捐出,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开大学从教27年后,她又拿出毕生积蓄建立了“迦陵基金”,而后又将名下两套房产变卖,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累计估算约3568万

这却被不怀好意的人恶意揣度,说一个教书先生如何能有这么多钱,她却只沉稳答道:“这些人很无聊,眼里只有钱,我本来是要跟你讲学问。”

幼年丧母,中年丧女,叶嘉莹一生都在经历各种磨难,而她还能做到以德报怨,着实是令人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