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干部队伍中,基层干部占绝大多数。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党与国家事业的推进效率与质量,面对如今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基层干部提升自身素质变得尤为重要。

基层干部应让学习伴随终生。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唯有保持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现在有些基层干部理论知识长久未更新,日常工作基本依靠以往的经验;也有些基层干部学习过程中看重外在因素,不愿向比自己资历小的同志学习;还有些基层干部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差。要改变这些现状,首先,基层干部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始终相信学习是提升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要有正确的学习观,正所谓“达者为师”,只要对方有比自身优秀的地方都应该去学习,斯大林说过:“向所有人学、不论敌人和朋友,特别是向敌人学。”,我们尚且能学习敌人优秀的地方,更何况学习我们的同志。学习切不可受年龄、资历、身份等外在因素影响。最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放开思维,不被自身所固有的知识所束缚,对新事物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基层干部应让理论结合实际。基层干部是上级方针的贯彻者,是直接与百姓对话的集体,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不仅是我党优良的作风,更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使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主要表现为经验主义作风和教条主义作风。为保障工作能走在正确的路线上,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基层干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必要的。另一方面要重视调查。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基层干部平时要多去百姓家中、田间地头走访调查,调查内容要全面准确,这样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做好这两方面,做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的决策便顺理成章。

基层干部应让作风对标模范。基层干部在百姓的心目中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平时的作风直接影响了百姓对于党和政府的评价。一旦有作风败坏的情况发生,党群关系、党与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严重损害。基层干部应做到时刻自省,对标模范党员、先进人物。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强化政治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廉政意识,洁身自好,克己奉公,严守底线,注重自身思想建设,做到防微杜渐。

基层干部要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在基层干出一番成绩,还需全面提升自己,让自己“硬”起来。(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