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闺蜜华子打电话向我哭诉,起初还以为跟老公或婆婆吵架了,仔细询问才得知不是并直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

原来假期回娘家,发现父母给自己留的闺房,突然变成了婴儿房,本想回娘家多住几天,没成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无奈只能住酒店,感觉自己彻底成了外人,没有容身之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子的经历让我记起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火的帖子,“应不应该为出嫁的女儿装修一间卧室?”

看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纠纷,兄弟姐妹之间,仿佛女孩出嫁后就割断了和兄弟间的关系,往往会因为嫁家没有地方可住而与家人心生间隙,那么到底该不该为出嫁的女儿留一间卧室呢?

这个话题网友仿佛都有话说,有网友说:嫁家是女儿的基础,一定要给女儿留地方。让她在婆家活得有底气、有自信。一想到一个女人提着行李箱没有目的地闲逛就心酸。

网友A:自己的嫂子结了婚就没在娘家住过,后来从侄女们的口中才得知,嫂子的房间被霸占了,她如果在娘家过夜,必须睡在她母亲卧室里另外搭的一个小床上。

其实他们家有2层楼,也就一个儿子,不可能一个卧室也不给女儿留,侄女说,他们家的房间分配情况:外公一个房间,外婆一个房间,舅舅一个房间,舅妈一个房间,表姐一个房间,这也太过分了吧。

这大概就是嫂子这几年越来越少回娘家的原因吧,都没有独立卧室,怎么会喜欢回娘家呢?

父母和兄弟如果真的把嫁出去的女儿当外人了,可能就不会给她留房间了,那么她也就不会喜欢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嫁出去的女儿,如果在娘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的话,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都还能回到温暖的港湾,回去当母亲的小棉袄。

网友B:说结婚第一次回娘家,发现自己的房间被爸妈改成了哥哥的书房,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一下子觉得爸妈已经并没有爱这个女儿了。

之前一直以为自己作为小女儿是家里最受宠的,可在那一刻,心理上有种割裂了自己和娘家关系的感觉,属于一个可以跨越,却永远有点绊脚的障碍吧。

网友C:我还没出嫁呢,我嫂子就急吼吼地把侄子、侄女的书桌放进我的房间里。

父母该不该为出嫁的女儿留一间房?选择不同,结果大不同

如果不留房间,父母难免背上“重男轻女”的怨声。

就如网友B的遭遇一样,结婚后父母着急把她的房间改成了哥哥的书房,虽然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是父母永远都爱孩子,可当经历过诸多世间百态后,才突然发现“父母都爱孩子”好像并不成立。

虽然我们都希望获得父母的爱,但从小到大的血泪也会一直让我们清醒着,别人家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能遮雨的伞。

我很小的时候就在日记中写道: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好东西都要等哥哥回来了再吃。后来还跟父母解释小时候,年少无知,其实小孩子的心最单纯了,若不是经历了什么,怎会有那样的感慨。

现在回娘家的次数少,每次都希望能多带几天,可真的是没有住的地方,所谓给我的“闺房”放满了成堆的杂物,条件不允许我们留宿,即使哥哥常年不在家,住他们屋也不合适。

网友D说,家中三间房,儿子、女儿各一间,只要我在就永远这样,他们大了应该也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小家,有什么变故到我这里也有个安身之地。

选择给女儿留房间,对父母而言:欢迎孩子常回家看看,维系与女儿的情感纽带。

对于出嫁的女儿,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娘家永远给自己留了一间房,相当于留了一扇通往女儿内心的心门,永远敞开心扉欢迎女儿回家。

即使在婆家或者跟老公闹得愉快了,还有个娘家作为永远的避风港。

对出嫁的女儿而言:留得不是房间,而是父母的爱和女儿的安全感和归宿感。

女儿离开父母家庭后,很可能会感到孤独和被疏离。

如果父母为女儿留一间房,女儿可以在每次回家探望父母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也可以随时回来陪伴父母。

甚至,在女儿有需要时,还可以作为临时住所。这样可以缓解女儿在外面的孤独感,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减弱因长时间的分离为家庭带来的压力。

父母与子女的爱,也是需要双向奔赴的。

若有能力为出嫁的女儿留一间房,女儿也会感觉心安,没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即使父母年老,照顾起来也方便。

如果没有象征性的一间房或父母急于将房间转作他用,女儿们虽当面不说,但那种疏离感会油然而生,即使年老需要女儿照顾时,也会难勉引起女儿的埋怨。

因为等年纪大一些就会知道,常陪伴在老人身边的多数是女儿,一直是那个贴心的小棉袄。因为多数男的在照料生活方便没有女的心细、顾家。

娘家是女儿在婆家的底气与靠山,如果娘家都不以为傲,只会引来婆家的唾弃,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地诋毁。

互动话题:你认为有必要给出嫁的女儿留一间房吗?不妨在评论区说说看,或许你的观点能给人带来启发或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