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微信公号“食悟”(ID:food-gnosis)

总体来看,中国白酒行业格局是极其分散的,除了站上1200亿的茅台,刚刚突破700亿的五粮液,其余的酒企都在300亿及300亿以下分布着,只有两个规模区域略显集中:一个是250-300亿区间,一个是50-80亿规模带。

今天,我们主要说一下300亿上下这个区域,洋河、汾酒和泸州老窖正在这个区域激烈厮杀,寸土必争,为了各自梦想,更关乎企业长远发展。

其实,业内人士看得很清楚,洋河、汾酒、泸州老窖这三家酒企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要么捍卫“行业前三”的荣耀,要么从别人手上夺取这份荣耀。

洋河首次站上300亿

从茅台的1200亿到五粮液的700亿体量,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中间相隔甚远,这种寡头格局也让后面一众酒企都把目标锁定了行业前三。

资料显示,自2010年开始,洋河首次完成超越,晋级行业前三。此后的日子里,洋河就跟开了挂一样,由弱到强,尽管距离茅台五粮液遥不可及,但在第三阵营里,洋河这个“三哥”已经当了好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纵观白酒、乳业以及所有食品快消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每家企业都在谋变,自己在变,同行也在变,内卷之下,不进则退。

2022年,洋河营收301.05亿元,同比增长18.76%;净利润93.78亿元,同比增长24.91%。

在行业前五中,2022年洋河营收增速位列第三,净利润增速位列第三。可谓不快不慢。

在2022年财报中,洋河讲了这样一句话:“报告期内,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上下同心克服多重压力,保持了“稳中求进、进中有优”的健康发展态势”。

根据有态度的酒水创新自媒体食悟(ID:food-gnosis)的专业研究,我们认为,洋河这句话说得还是挺坦诚的,近年来,行业前三争夺战愈加激烈,为了捍卫这份荣耀,洋河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来应对后来者的冲击。

好在,随着疫情结束,从2023年开始,包括洋河在内的白酒企业不再深受消费场景的束缚,国内消费大环境恢复正常,这为白酒企业奋马扬鞭提供了优越且宽松的发展环境。

2023年一季度,洋河迎来开门红:营收150.46亿元,同比增长15.51%,首季营收已占2022年全年营收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悟往前查了查数据发现,2022年一季度洋河营收130.26亿元,占2022年全年总营收的比例为43.27%,如果按照这个季度节奏占比推算,2023年洋河全年总营收有望接近350亿!

2021年开始执掌洋河的张联东,低调务实,沉稳干练,是一位实干型的企业领导。如今,洋河站在300亿之上,作为白酒行业唯一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两个中华老字号的头部酒企,洋河理应拥有更伟大的梦想,而张联东和洋河人,正在稳中求进,一步步创造更辉煌的伟业。

汾酒凶猛!增速连续五年领跑行业前五

想了很多词来形容汾酒2022年和近几年的表现,“凶猛”应该再贴切不过。

辉煌过的人是不可能甘于平庸的,曾经做过多年“汾老大”的山西汾酒,近年来的发展目标很明确,就是“复兴”。

2022年,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在多个场合提到汾酒要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甚至在五四青年寄语中也提到“汾酒复兴”。

2022年,山西汾酒营收262.14亿元,同比增长31.26%;净利润80.96亿元,同比增长52.36%。

有态度的酒水创新自媒体食悟(ID:food-gnosis)研究发现,在白酒行业前五中,2022年汾酒营收增速排在第一,跑得最快。

有态度的酒水创新自媒体食悟(ID:food-gnosis)还独家挖掘到了一个新闻点:自2018年以来,山西汾酒的营收增速一直位列白酒行业前五中的第一名,过去五年,汾酒跑得比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都要快。

可谓是一路狂奔,作为清香型的老大,这是否也意味着清香酒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尽管这个论点还有待更多数据去验证,尚且不能绝对成立,但汾酒过去几年的优异表现,让牛栏山、老白干等清香酒企看到了希望,有了奔头。

袁清茂曾对外强调,“三分天下有其一”是汾酒复兴的阶段性目标,但不应该仅仅是销售收入进入前三位,而应该是全方位的高质量的,重要经营管理指标都要进入前三位,同时要带动整个清香品类成为白酒市场的快速增长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悟认为,袁清茂洞察得很清楚,只有带动清香品类做大,曾经的“汾老大”才能够实现最终复兴。

2023年一季度,山西汾酒营收126.82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48.19亿元,同比增长29.89%。一季度,在白酒行业前五中,汾酒营收增速位列第二,净利润增速位列第一。

由此可见,2023年,汾酒仍然没有减速的迹象,继续大踏步奔赴“复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阶段性目标。

面对这样强劲的对手,着实让前面的酒企时刻不敢松懈,必须拼尽全力。

在有态度的酒水创新自媒体食悟(ID:food-gnosis)看来:速度和质量同样重要,高手之间过招,除了看自己发挥,还要看对手是否犯错。这方面,袁清茂有着更深刻的认知,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毕竟规模上的前三迟早是可以实现的,但如何捍卫前三,并能取得更大的突破,才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老窖练内功

泸州老窖,底蕴犹在。

2022年,泸州老窖营收251.2亿元,同比增长21.71%;净利润103.7亿元,同比增长30.29%。

根据有态度的酒水创新自媒体食悟(ID:food-gnosis)的专业研究,在白酒行业前五中,2022年,泸州老窖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均排第二,属于跑得相对较快的。

当然,行业前三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但对于所有白酒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发展质量。从长远来看,质量比规模更值得去拼命追求。

总体来说,老窖仍然手握一副好牌,具备头部阵营的实力。

一,品质优势。泸州白酒产区独特的气候、土壤为酿酒的原粮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培育出的泸州糯红高粱及软质小麦是酿造泸州老窖酒的主要原料。泸州老窖还拥有窖池和酿制技艺优势,老窖池是浓香型白酒企业产出好酒的根本条件。2013年,泸州老窖 1619口百年以上酿酒窖池、16处酿酒古作坊及三大天然藏酒洞,一并并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行业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品牌优势。 “国窖1573”是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也是享誉中外的高档中国白酒之一;“泸州老窖特曲”1952年在中国首届评酒会上获得“四大名酒”称号,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唯一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特曲”品类的开创者。近年来泸州老窖成功构建了清晰聚焦的“双品牌、 三品系、大单品”品牌体系,国窖1573品牌提升和泸州老窖品牌复兴工程成效显著,品牌辨识度和含金量大大提升,浓香国酒、浓香正宗的形象渐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高端化优势。2022年,中高档酒实现收入221.33亿元,同比增长20.3%,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8.1%。大单品国窖1573在千元档对标飞天茅台、五粮液普五, 国窖的年销售贡献占比超过60%。

在过去的一年里,泸州老窖深度植入澳网、世界杯等国际顶级赛事,与美食、艺术、时尚界等开展跨界合作,圈层传播与品牌推广实现精准触达。此外,通过以数智化的手段举办首届“窖主节”,连接消费者;举办封藏大典和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等文化活动,也让有着699年历史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和450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组成的“活态双国宝”文化底蕴不断得到广泛传播。

2023年一季度,泸州老窖营收76.1亿元,同比增长20.57%;净利润37.13亿元,同比增长29.1%。在白酒行业前五中,泸州老窖一季度表现数一数二,吹响了冲锋号角。

永远不要低估每一家名酒企业,之所以能成为名酒,就意味着他们的品质和口碑早就已经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对于酒企来说,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守品质,用心守护名酒光环,对得起一代又一代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