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阜阳将对电动三轮车启动登记备案、限行管理等相关措施。请广大市民不要购买不符合国家标准和登记条件的三、四轮电动车,并自觉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规,安全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报道的内容来看,阜阳市决定对电动三轮车实行限行管理的原因是:有市民反映,大多三轮车加装了雨棚,车辆没有安装牌照、无证件、且因驾驶人都是以接送孩童的中年人或老人居多,交规意识非常淡薄,经常占道行驶,转向不确认后方,甚至逆行和闯红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上述情况的确存在,而且有些地方比较严重,但是,我想说这些均不是电动三轮车实行限行管理的绝对理由。对电动三轮车的管理要充分考虑到民生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清楚群众为何要选择电动三轮车出行?因为它的出售价格较低,市民花费几千元就能购买。而且,它的使用成本低,充满一次电花费不过2元左右,往往可以行驶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老百姓可以承担的起,使用过程中也不会造成什么经济压力。
再则,我们要弄清楚群众使用电动三轮车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我在阜阳的大街小巷观察了几天,发现市民驾驶电动三轮车主要是为了接送孩子。这些年,很多家庭响应国家号召生育了二胎或者三胎。接送孩子上下学时,两轮电动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电动三轮车在刚刚好,而且可以遮风挡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明显高于二轮电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与使用汽车相比,电动三轮车并非造成交通拥堵根本原因。它缺乏的只是有序的管理而已。因此,我们在对电动三轮车实行限行管理时,措施一定不能僵化,更不能一刀切。相关部门可以先引导市民为自家的电动三轮车上牌,考取驾驶证,然后加强日常的管理,让其有序出行,按照交通法规行驶,不乱停乱放。
这样做,既能保证广大市民的利益,照顾到低收入群体的情绪,又实现了电动三轮车的有序管理、依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