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国军将领卫立煌特地来延安拜访了一趟毛主席。然而就在一番的交谈后,毛主席却突然问了卫立煌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驴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此话一出,卫立煌直接被问住了、颇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味道,甚至以为主席是在为难自己。可是在听完毛主席的解释后,不禁恍然。

那么,卫立煌是谁,他怎么敢拜访毛主席,他难道不知道国共之间的微妙关系吗?莫非,他与共产党人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渊源?而主席的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深意呢?

说到卫立煌,就不得不提国民党的”五虎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生于1897年的安徽合肥”泥腿子“,不仅历经新军、湘军,之后又追随过孙中山,历经护法运动和讨伐陈炯明。可以说,这份资历哪怕是与蒋介石相比,都不遑多让。

作为与陈诚、蒋鼎文、顾祝同、刘峙并列的五虎上将之一,卫立煌是他们中唯一一个非黄埔军校生。虽然是”野路子“出身,但他却是五虎中唯一真正会打仗的将领

众所周知,蒋介石用人向来尊崇三条不成文的规定:黄埔系、同乡、愚忠。但是很显然,卫立煌都不符合。可是即使这样,卫立煌依旧身居高位,屡次担任司令升官一职,足以证明其能力。

但要说他和共产党人的渊源,还得从他手下部队的一次败仗讲起。

与共产党人的邂逅

1938年初,卫立煌和他的部队正在与日本交战。虽然卫立煌能力出众,与敌军的交战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可是他手下的一些将领却像个绣花枕头,表现得十分拉胯。

很快,原本严密的防线就被日军凿开了几个口子,随着敌人的长驱直入,太行山宣告失守。一时间,防守的国军被打得节节败退,万般无奈的卫立煌不得不放弃阵地,下令突围

可是由于日军反应迅速,在击溃国军后迅速完成了反包围,使得国军的撤退难度直线上升。此时就算能够冲出包围圈,必然也会损失惨重。

然而,就在卫立煌进退两难时,八路军的朱老总和彭老总站了出来

彼时,国共双方虽然在名义上统一战线,但其实暗地里仍旧摩擦不断。可是当得知卫立煌形势不妙时,朱老总和彭老总却不计前嫌,果断出手相助。

两位老总之所以如此仗义,还是因为卫立煌对待共产党人的态度

早在抗战之初,卫立煌就是国军中为数不多的主战派。并且,只要你愿意抗日,他都一视同仁,也因此获得共产党人的好感。而其中,当以彭老总为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卫立煌也十分钦佩共产党人的抗战的决心,与彭老总惺惺相惜。看到八路军武器装备落后,更是在年初时借“拜年”的由头,送去一批弹药,极大的缓解了我军的后勤压力

既然双方都英雄惜英雄,那此时一方被围,另一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随着彭老总的强力支援,围上来的日军不由得的有些顾此失彼,也正因为此,卫立煌的部队才能够得以成功突围。可是,突围出来的卫立煌很快就迎来了新的烦恼。

按照计划,卫立煌完成突围后,应该尽快渡过黄河借道陕北。可是由于陕甘宁早已被八路军占领,且经营日久,再加上国共两党间那微妙的关系,他实在是拉不下脸来向毛主席求助

不仅如此,就算自己拉得下脸,那也得顾及蒋主席那颗脆弱又敏感的心。自己踏足陕北,又全身而退,很难令蒋主席相信自己,并没有和八路达成什么协议。

就在卫立煌进退维谷之际,他的秘书赵荣生突然开口开解。他认为,此去延安交通方便,用不了多长时间。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蒋主席并不会知道。

可卫立煌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抗战前自己也没少针对共产党,他担心被毛泽东借机扣压。到时不但借道不成,连自己都有生命危险。

然而谁也没想到,最终推动他下定决心的,竟是蒋主席本人。

就在卫立煌顾虑重重之时,远在重庆的蒋主席终究还是按捺不住自己过剩的“指挥欲”,连发数封电报要求卫立煌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借道陕北。

这样一来,最后的顾虑也被解决。

随后,他便在罗瑞卿的接应下,踏上了前往延安的“旅程”

受到主席宽慰

1938年的春天,卫立煌率领着他的队伍穿过了延水关,经过了延川县,一路直奔着延安。在出发之前,他还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平安到达,但当他们刚刚进入延安的郊区时,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从郊区、到延安城的二三十里地中,但凡村落的墙上,都贴满了“加强国共合作”、“欢迎卫立煌司令”的标语。其中洋溢的热情,令开战以来就见惯生死的卫立煌,心里不禁热乎乎的。

等进入到延安城后,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呜,共产党对待自己的态度显然一目了然。而之所以脂有如此“盛况”,皆是出自毛主席的手笔。

在毛主席看来,虽然卫立煌是自己的一大对手,但其对抗战的决心、以及在抗战中的表现,无疑是共产党人最真诚的朋友

人心都是肉长的,卫立煌初至延安就受到如此礼遇,内心不禁大为感动。毕竟,“摒弃前嫌,一致对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共产党人表现出的大度,令他动容不已

稍事休息后,卫立煌一行当即前往城西凤凰山麓,拜会毛主席。主席见到他们他们到来,也是快步相迎,热情招待。

在毛主席的窑洞里,两人促膝长谈,十分倾心。主席不仅将我党的战略方针和盘托出,更是特别询问了第二战区的战况。在了解到大致情况后,更是毫不吝啬的给出自己的判断

他认为,此时山西抗战是整个抗日大局的重中之重。如果被日军渡过黄河、夺取潼关,掐断陇海线,那么中国危矣。

对于主席鞭辟入里的分析,卫立煌不禁连连点头,十分赞同。

次日,卫立煌又在罗瑞卿、萧劲光、谭政三位大将的陪同下,参观了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看着“抗大”的方针策略,卫立煌不禁感叹,“如果中国的军队都能这么教,何愁抗战不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间,在毛主席的亲自陪同下,卫立煌参加了鲁艺师生特意为他举办的文艺晚会后,就再与抑制不住内心的羞愧。

他心里明白,延安的条件并没有看起来那么乐观,为了欢迎自己,共产党人拿出全部的热情。可自己作为一个军人,抗战以来却没打过几次胜仗,实在是对不起乡亲父老

卫立煌心中充满了愧疚,不禁主动向毛主席表达自己的自责和忏悔。

然而毛主席并不认同他的看法,反而劝慰道,“卫将军,你不能这样说。你们是华北抗战的领袖,你们屡败屡战,这份勇气和毅力值得赞扬和敬佩”。

“对手”的肯定,无疑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听到主席的劝慰,卫立煌不由得精神一振,大有豁然开朗之感。

而卫立煌与主席的交谈显然不止于此。

被毛主席“征服”

虽然此前在参观抗大时,他对未来的战略方针已经有了些许感悟,但仍然有些模糊无法确定;再加上与日军的交战中屡屡落败,不禁想从主席这里获得一些更“精确”的灵感。

可是主席却没有着急回答,反而问了他一个奇怪的问题。

主席望了望远处,突然指着山坳中的毛驴问道,“卫将军,你说这毛驴上山时,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闻言,卫立煌当即就被问懵了。

看到卫立煌茫然不解其意,主席淡淡一笑,肯定道:”它们都是先万左脚,再迈右脚。“此言一出,不禁勾起了卫立煌的好奇心。在经过一番观察后, 不禁啧啧称奇,还真就果真如此。

可是,这又和他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卫立煌不禁将疑惑的目光,重新放回主席身上。

主席不急不缓,再次问道:“卫将军,你知道为什么陕北人吃饭用的碗,都那么大吗?”听到问题一个比一个怪,卫立煌更加迷糊了。

如果说毛驴迈蹄还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结论,那这陕北人吃饭用碗,可能就要涉及到文化或者习惯问题了,这让他如何回答?

见状,主席也不再卖关子,直言道,“这陕北人呐,就好个站在村口吃饭。这碗要小了,盛个饭还得来回跑,着实不方便呐。”

听到主席如此解释原因,两人不禁同时笑出了声。可是一时间,卫立煌仍然没能理解主席的深意。

主席继续解释,这打鬼子啊就像赶驴。驴子倔啊,总是又踢又咬,如果冒然靠上去,一定会受伤;但如果我避其锋芒,待瞅准机会后再一把抓住它的尾巴,狠狠给它一下,就能彻底拿下它

听完这些话,卫立煌不禁恍然大悟。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前,国军的打法更倾向于严格按照战术执行,从未结合实际情况,这才导致屡屡受挫。

得到“答案”的卫立煌深受感动,作为“对手”,共产党已经不能做得再多了。

为了表达对主席的敬意、以及此前对林帅的歉意,卫立煌当即下令拨发给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颗,以及180箱牛肉罐头。

而卫立煌与毛主席的”缘份“,还远没有结束。

身在曹营心在汉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正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之际,重庆的蒋介石却在策划着一场震惊全国的内战。然而此时,有感于我党深明大义的卫立煌,再也不想助纣为虐了

他不愿意调转枪口,伤害曾经的”战友“。于是,他便假借赴美考察军事,故意避开了解放战争将近半年之久。直到1947年卫立煌回国后,才再蒋介石的再三严令下,不得不走马上任“剿匪”总司令。

可是上任之后,他又选择将”躺平“贯彻到底。虽然积极构筑防御工事,但却从不出工事一步;就连老蒋派来给他协同作战的部队,也被他再三劝导”以稳为主“。

他的消极避战,最终影响了全局,致使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战役中大败而归。战后,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再也顾不上往日情谊,直接将他一撸到底,软禁在南京。

1949年,趁着李宗仁上台后,对自己的监管有所放松,他趁机经上海逃往香港。直到1955年,在新中国的邀请下,才再次返回大陆。

卫立煌回归当日,毛主席连同8位开国元帅亲自给他接风,其中就包括他的”老熟人“,朱老总和彭老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其实,早在1938年底,卫立煌就已经表露出想要加入共产党的心意。可是基于统战原则,最终党中央做出了让其继续留在国民党的决定。

可见,正是因为毛主席当年的”以真心换真心“,毫无保留的指导,才会令其心悦诚服。这才有了之后的认同、加入,得益于此,解放战争最终走入到一个令人欣喜的方向。

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世人都会敬佩毛主席的原因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