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三国演义》中对谁的印象最为深刻。
诸葛亮必须占有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忽悠司马懿、火烧赤壁退曹操、锦囊妙计让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草船借箭等。
不过,在军事反面,诸葛亮有非常优秀的才华,在口才反面更是一绝,从诸葛亮骂王朗就可以窥见一二。
有时候君子比小人更可怕,君子说话不带脏,却可以将其贬得军心大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军交战在即,对阵主将通常都会对话的,类似于我们的放狠话,而这说话的人要非常有理有据,最好能说得对方的主将措手不及,这样才好让他们自乱阵脚。
刚开始,王朗还占了上风,“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毕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曹丕通过所谓的禅让得到皇位,魏国也算是跻身入正统。
因此,诸葛亮率兵而来,没有正当的理由,可是会遭受到大家的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的是,诸葛亮可不跳入王郎的坑。
他直接说,“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要知道,比起曹丕的皇位,刘备的皇位还正统些,是汉室后裔。
王朗徐徐说来,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试图说服诸葛亮,说当年天下大乱,曹操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魏国也是应运而生的,诸葛亮应该倒戈卸甲,到时候魏国以礼数来对待降臣,届时还有可能封侯拜相,少了战争,国安民乐,是一桩美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朗说得头头是道,但显然漏洞百出。
要知道,诸葛亮在蜀国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话语权比很多人都高,魏国给他的待遇怎么可能会高过蜀国呢。
更何况,当年诸葛亮愿意出山,除了看重刘备的才能之外,还看重他的汉室血统,因此不可能降魏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诸葛亮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叫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在电视剧中,还为诸葛亮增加了一句经典台词,“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舞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三国演义》中,为了让故事更加丰富,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所以真正历史上,有可能诸葛亮没有将王郎气死,但有可能气死了刘朗、张朗、赵朗等。
而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而言,历史远去,我们通过书籍,通过相关的资料探寻,仿佛看到了两军对垒,诸葛亮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
口中淡淡地吐出几字,“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虽少,却字字诛心,以至于对方被气得吐血,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不得不感慨,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可谓是挖到了宝贝。